重磅!基金委将开展博士生直接资助!

2023-09-10 19: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本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官网(计划与政策局人才处供稿),科研大匠




据基金委 9 月 8 日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优秀本科生。首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等八所试点高校,第一批获资助的本科生已产生


据报道,对于下一步的改革计划,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继续与教育部加强合作,试点开展对博士生的直接资助。


基金委报道全文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出新招求实效


「参加面试的学生选题面向前沿,思路清晰,基础扎实,学有余力,自信得体。他们对基础研究有浓厚兴趣,富有创新激情和能力,展现出优秀学子的风采,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谈及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的感想,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教授如是说。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合肥两地举行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学生项目」)评审会议,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八所试点高校的优秀本科生申请人进行了面试考察。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出席开幕式,并全程观摩评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开幕式并观摩评审,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高瑞平主持开幕式。



窦贤康指出,科技发展的未来在青年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深刻领会这些指示精神,把青年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站位和更长远的眼光,立足自身定位,着眼全局,在青年人才培养上想实招、谋新招、出硬招、见实效。


窦贤康强调,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及早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将有助于其早日脱颖而出,并在日后获得长足发展。为此,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现有人才资助体系基础上,设立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旨在及早选拔人才,培育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据我了解,从国家层面遴选出最优秀的本科学生,通过基金项目支持,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研究,这在国际上是非常少见或者可以说是没有的。」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扶持和跟踪培养这些优秀学生,必将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



兵贵神速,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推进工作


「之前基金委来我们学校调研时,我就表示开展青年学生项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并希望能够尽快推动落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说,「我原本以为即使顺利,这个项目最早也得明年才能够启动。但没想到才过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就作为评审专家来和这些优秀学子们交流了。」


2023 年 5 月,自然科学基金委形成设立青年学生项目的初步构想。6 月,窦贤康带队先后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进行调研,与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科研人员、学生及管理人员代表围绕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人才支持开展深入交流。7 月,正式启动青年学生项目,组织试点高校推荐申请。8 月,组织会议评审择优遴选。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如果这个项目对于我国青年人才培养有很大的益处,那我们就应该马不停蹄、不遗余力地尽快推动实施。」窦贤康谈到青年学生项目实施进程时表示,「『兵贵神速』,我们在 8 月底前完成全部的评审工作,就是为了能在 9 月份完成项目的立项与拨款,让学生们新学期开始时就能着手开展课题,投入到项目研究中来。」



启发引导,在交流研讨中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项目评审的前一天特别邀请了潘建伟院士、罗毅教授等知名科学家为参加评审的本科生作学术报告。「今后,我们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参加综合性高端科学家论坛的机会。」窦贤康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让国内外顶尖学者与优秀本科生面对面交流,作报告、谈经历、讲感悟,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启发和引导他们走上科研之路。」



在项目评审预备会议和开幕式上,窦贤康反复强调,在评审过程中,各位专家要充分考虑本科生的特点,不要采取评杰青、优青那样「答辩」的方式,而是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交互式」讨论。「跟这些本科生们探讨科学问题,看他们的科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科学是否有热情,这些都是从事科研所必不可少的素质。」窦贤康特别提醒,「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去启发和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在项目评审会议上,各组专家在认真听取项目汇报、查阅相关材料,并进行提问和讨论的基础上,投票遴选出 202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顺利完成评审任务。



「参加这次项目申请让我收获满满,感触很深。在短短的 8 分钟汇报和 17 分钟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评审老师们的热情和专业。这是我最充实、也是我最享受的 25 分钟。」 清华大学学生李子曦离开会场时说,「我觉得这次面试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答辩考核,而是和领域专家进行深入学习和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我最感动的是,有些专家老师在答辩结束后仍然和我继续讨论问题,对我的项目方向给予深入指导,让我对于项目的技术路线、未来目标和细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真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稳中求进,以务求实效的态度实干笃行


「青年学生项目是今年新设立的项目,受到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评审质量,把真正优秀的青年学生选出来。」窦贤康谈到,「『蹄疾而步稳』,我们最后决定刚开始时青年学生项目范围小一点,采用 『推荐+评审』的模式,对部分高校的本科生进行试点,力求做到『少而精』。此次参加会评的申请人都是各高校按照相关要求优中选优遴选出来的。


为了让这些优秀学生都能获得培养和支持的机会,会议评审没有设定名额限制,表现优异的申请人都能获得资助。」这项改革举措公布伊始,科技界也有一些疑虑。然而,窦贤康在听取学生面试交流后对此充满信心:「这些学生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研究思路清晰,表达自信得体,展现出明显的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




「参加面试的学生都表现得特别优秀。考虑到全国在校本科生的数量,这已经不止是『万里挑一』了,而是超过『十万里挑一』。能把这样一群最有科研天赋的孩子们选出来提前培养,既具前瞻性又具战略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翀兴奋地说,「希望青年学生项目能够持续办下去,越办越好,在十年、二十年后结出硕果!」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加大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力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对于下一步的改革计划,窦贤康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继续与教育部加强合作,试点开展对博士生的直接资助,并根据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资助体系,使科学基金在支持青年人才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