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在办公室门外的桌子上看到了大家给我写的贺卡,看来为师去年和大家说的话你们都听进去了,教师节可不兴送礼,一张手写的贺卡就已经足够表明心意。
不过,一整个假期,咱们都没有怎么交流,出差在外,为师都是靠着和隔壁李老师闲聊,还有你们的朋友圈来了解实验室的动态(大部分都把我屏蔽了),着实感到老脸一红。趁着刚开学的当口,有些话为师想和你们絮叨絮叨。
咱就按照贺卡签名的顺序来吧。
先是实验室的新人。
小张同学,刚进实验室,还习惯吗?最近这一周,为师看你真的挺勤快,虽然还没有自己的课题,但总爱给大家帮忙。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大家多是笑而婉拒。对于这点你也不用太感到疑惑,在实验室里和大家沟通交流也是一门学问。咱们初来乍到,还是得勤学多问,不要凡事都想着上手去做,帮忙是好事,帮了倒忙可就不是了。
为师发现你们这些新同学,大都不爱和我聊天,我看推免面试的时候咱们聊得还挺好啊,怎么才过了一年,就和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师坚信不是我变了,如果你也没变,那只能说是我们的关系变了,从巴望着对方发来邮件的 「笔友」,变成了朋友圈的 「点赞之交」。
你要是有空,不妨多来和为师聊聊课题。
小林同学,作为实验室的大师兄,为师看着你在实验室呆了 6 年,不说是我的半个儿子,也是为师最熟悉的崽了。在科研上,为师没有什么可以给你指导的了,但是在人际交往上,咱该说还是得说。
还记得几年前,你实验屡次失败,情绪低落。要不是为师深夜写本子,准备向国自然发起第 11 轮的冲刺,还真不一定能看到你在凌晨 3 点发的那条「秒删」的朋友圈。实验失败是常态,被审稿人刁难也是常态,遇到问题不要自己憋着,多来和为师聊聊,这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了,你不和我说说你想去哪,我怎么找熟人给你推荐呢?
小刘同学,你的情况在为师这一直是个谜。个把月不见在我俩这只能说是常态,我总是忘记我还有你这么个学生。好在每个月咱们还能互通邮件一封,大致了解一下你的科研进展。「从前车马很慢」,现在虽然不用车马了,但咱们的邮件互通也不是很快,就像你的科研进展一般。
为师其实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咱们也不是没有互相的微信,如果课题有了进展,可以用微信和我联系,这样我也看得及时一些。除此之外,实验室的大门常打开,没事可以多来坐坐,我当然相信你在宿舍也是有学习的,既然都是学,在哪工作不是工作呢?
不如这样,择日不如撞日,从你能送贺卡看得出来今天你还在学校,不如就晚上再来一趟实验室吧,咱们好好聊一聊。
小珊同学,你和你的小林师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用最近特流行的话说,就是你是 E 人,他妥妥是个 I 人。不管是来实验室推销的销售,还是其他实验室的同学,总可以和你打成一片。平日里,实验室的同学中,也就你和我聊的最多,从你自己的感情生活,再到实验室里其他人的八卦,都有所涉猎。
但是,为师就这么一说,咱们能不能多聊点科研话题,不管是 E 人还是 I 人,本质上咱们还是科研人。下周工作日的时候,请带着你刚写完的文章来找为师,咱们赶紧改改投了,好吗?
小琳同学,按说咱们聊得也不算少,为师不应该在这里絮叨啥。为师只想问一句,你上次给为师画的饼,今天能吃了吗?每次和你聊完,为师都觉得十分欣慰,虽然年纪老大不小,但总能被你的侃侃而谈激发出再一次向国自然发起冲锋的斗志。
说实话,几次下来,为师也累了,光有美好的愿景,落实不到课题、实验和文章上,那也仅仅是愿景,不然咱们还是找点靠谱的课题做一做,不要总是畅想啥 CNS、业内顶刊了,发个保本的能毕业的,也挺好啊!
最后就是小王同学了,有空的话,就快去找个对象,科研不是生活的全部。上次就提醒你了别学大师兄,为师下周听你汇报工作进展的时候可是要重点问问这方面的进展。
今天周日,多的咱也不说了,看到大家都在实验室,有这股劲头在,相信大家都可以顺利毕业!
为师:叶不群
编辑:GrayPlus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投稿合作:jiangjiahui@dxy.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