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整理自:知乎、饶议科学。 由生物学霸完成内容编辑
饶毅先生再次发文披露学术圈黑暗面 直指中科院任人唯亲
2023 年 8 月 8 日,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先生在其公众号「饶议科学」中披露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存在「任人唯亲、近亲繁殖」问题, 再次揭露学术界的阴暗面。施一公先生评价饶毅先生为「一个锋芒毕露的当代鲁迅」, 他多次指出国内学术界选拔使用不当,学术不端等弊端。此举令人钦佩。
图片来源:网络
饶毅先生在文章中痛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在任期间二十多年没招聘一位正教授,还频繁任用自己与妻子的学生等「关系户」。
而饶毅先生与蒲慕明先生之间可谓是相爱相杀,早在 2010 年两人就因为对中国科学核心问题一事发生过争论。
2010 年,饶毅和施一公写过两篇文章表达了对中国科学核心问题的看法,其中对蒲慕明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来源:知乎
而蒲慕明在采访中对于饶毅的文章也有回应:
来源:知乎
2015 年,饶老师和蒲老师两人还参加《国家科学评论》组织的讨论会,对国内科研现状如「绩效评估是否鼓励急功近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来源:知乎
2021 年 8 月的《「反精英论」应该缓行:庸才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障碍》一文中,饶毅先生指出在国家脑计划中。「让自己毫无猴研究经验的学生成为高强度猴研究经费的领衔专家」这种与精英态度相反的江湖文化不可取。
来源:知乎
2020 年 1 月,饶毅先生在《中国后计划应该缓行》一文中再次指出蒲慕明任人唯亲等有违科学精神的做法。
来源:饶议科学
如今时隔一年,饶毅先生就此问题再次发文,可以看出他对此事的态度极为坚定,也极为迫切地希望国内的科研环境与学术氛围能有好转。
饶毅先生文章《为什么中科院蒲慕明该被批评|近亲繁殖可能全国第一》全文如下:
「洋教授回国建土围子、做土皇帝」,显得吃相特别难看。
如此极端,有没有人脸红?有没有人负责?这恐怕检验中国科学院体系是否为国家负责的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如果这样的极端问题都不能解决,还奢谈什么改革?享受任人唯贤而被引进,却任人唯亲,当然最应该被批评】
与西湖大学任人唯贤、积极为国招聘高水平人才不同,一些机构,长期坚持不招聘一个高年资科学家,就令人怀疑其机构建设的目标和文化习俗。
例如,由在海外几十年后回国的科学家蒲慕明领衔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自从 1999 年成立以来,从未招聘一位海外正教授(好像连副教授都没有招聘过),只招聘国外博士后来国内担任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的起步职位。而且,有十几位研究员是蒲慕明或其妻子的学生(博士生或博士后)。第二点在全国「出类拔萃」:全中国没有一个单位的领导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本单位创全国第一的徒子徒孙绝对数量和相对比率。
在我国穷的时候,有理由难以招聘正教授。在国家给神经所和蒲慕明掌管大量经费,在中国其他单位招聘了同学科多位高年资科学家之后,神经所和蒲慕明长期不招聘高年资科学家,就没有正当的学术理由了。
这种让每一个招聘的人都低于所领导/校领导的做派,本身是一种信号:容不得在科学上比自己优秀的人才。
这种信号,是我国高校和科技界的一剂毒药。
这种习俗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不能只批评个人。
那么,为什么可以批评蒲慕明?
因为他在海外科学界、高校几十年,完全知道国际领先大学的文化,也同样清楚国内残存的习俗问题。
更因为,蒲慕明回国就是其他人任人唯贤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1990 年代后期的所长是吴建屏先生。
他支持蒲慕明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不是口头,而是把自己领导的研究所占有的资源完全献出给蒲慕明领导的新研究所。
如果吴建屏先生任人唯亲,或者以自己为限高,或者只为做土皇帝建土围子,他就不会献出脑所。
受益于吴建屏先生这种高风亮节后,蒲慕明居然二十多年不招聘正教授,就非常说不过去。
在国外待了几十年,然后在中国建立的研究所有十几个研究员是自己和自己妻子的研究生或博士后,包括自己的第一个接班人就是自己/妻子的博士后,这如果不是任人唯亲、不是近亲繁殖,就不知道天下还有什么是任人唯亲、近亲繁殖。
享受了前任不设限高、任人唯贤的人才引进后,转过身来自设限高、任人唯亲,就是非常恶劣的做法。
这种做法,在这种人身上,在国家给了大量经费的情况下,如果不被批评,那么,全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就没什么需要被批评,所谓高校和科研的改革也就没有任何必要了。
责任,在哪?在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