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央广网、募格学术、国家统计局
高校教师,苦于涨薪久已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把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建立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
同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湖南省推进以创新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业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提出高校科研人员可以到科技企业兼职,并获取兼职报酬,其创业或兼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可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对此解读:「 当前,我国科研人员收入分配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薪酬工资制度,二是协议工资制度。二元工资制度是应用范围较普遍的制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实行三元工资制,主要由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和科研绩效三部分构成。
该分配制度相当一段时间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但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为了获取更高工资,也滋生出了一些现象 —— 科研人员不断申请竞争性科研项目,从更多项目中获得更高绩效,不利于科研人潜心研究,影响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多头竞争也存在降低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风险。
涨薪,已经在路上了
2023 年 5 月 9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 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92492 元。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133264 元,不仅增长了 6.6%,也高于平均薪资水平。
2023 年 6 月 18 日,湖南民办高校长沙医学院发文称,5 月教职工薪酬实现人均上涨 5000 元/月,本次调增后该校来校 3 年及以上在校教职工月平均薪酬达 16880 元,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6 月 19 日,该校相关人士回应称,教职工涨薪情况属实,并不是为了做宣传,盼更多有志之士加盟该校。
6 月 18 日晚 8 时,长沙医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推文《长沙医学院又一次大幅涨薪: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倾心育人用「薪」更用「心」》。

该文显示,近日长沙医学院又一次进行了大幅度调增教职工薪酬福利待遇。根据学校新薪酬绩效改革方案,5 月教职工薪酬实现了人均 5000 元/月(6 万元/年)一次性调增,足额每月发放至教职工手中,本次调增后该校来校 3 年及以上在校教职工月平均薪酬达 16880 元。

长沙医学院官网显示,该校是 2005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第一所民办医学本科院校,前身是 1989 年创办的湘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该校是一所民办高校,学校教职工的工资和其他收入支出完全自负盈亏。
教师的工资一直具有争议性,大家的认知两极分化,有人说教师收入特别高,也有人说教师收入堪堪够生活,因为各地区教师薪资水平差异较大。
学校属于事业单位,薪资受当地经济水平影响,而教师群体中收入最高的是大学老师。
211 高校讲师 vs 985 高校副教授
近日,某 211 高校讲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当老师的工资,引起了不少网友讨论。其刚博士毕业,入职高校没多久。
工资待遇情况如下:(滑动查看)
如图所示,这是 2023 年 1-3 月份的工资待遇情况:每月到手工资 7200 左右,公积金单边只有 630 元。年底发绩效,但听说学校紧张,就先发了 1W,给大家过年用。
不少人表示,这工资水平还可以,和自己差不多。

也有人表示,太低了,可能地区不对,至少工资得翻一倍吧。


还有人说这公积金不太对啊,毕竟学校教师的公积金通常都高的离谱...

这不是空穴来风,在这之前,曾有上海某 985 高校的退休副教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当老师的工资。
有网友表示公积金快赶上自己月工资了:

根据这位副教授的薪资来看,他的基本工资是每个月 1.2 万,公积金为每月 3500 元,还有横向课题、年终奖、专家费、评审费以及其他项目等薪资。

这些项目加在一起,全年的总收益就在 45 万左右。
可见,高校教师工资与教师所待的高校、高校所在地、职称密切相关。
高校内,教师与教师的工资差距,确实很大....
曾经就有一份统计数据,985 高校的教师平均年薪在 20 万左右、211 教师 14 万左右、普本教师也能达到 10 万元上下。

教师收入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教师收入的认知也不一样,有的人坚信教师都「富得流油」,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教师每个月只拿着三四千块钱生活,身边即世界的判断让大家对教师收入产生误解。
不考虑地区、职称和学校去评判教师的收入高低就是在「耍流氓」。
首先,大学教师肯定是比中小学要吃香的,暂且不说薪资,安家费就羡慕不来,不少高校为了吸引人才都会给录用的教师安家费,还会顺带解决户口问题。
中小学教师收入靠的就是基本工资,而大学教师收入来源很多,工资只是一部分而已。
其次,在重点学校任教收入更高,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是如此,以上这位副教授就是在一所 985 大学任教,985 大学有充足的资金,也有丰富的资源,能给老师提供发展的空间。
最后,大城市和小地方真的差很多,这位副教授是在上海的 985 高校任教,双重优势下起点已经是很多其他地区大学教师达不到的终点了,虽然经过疫情很多毕业生对上海心灰意冷想要离开,但不得不承认在上海工作收入确实高。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能力,没能力的大学教师也只能挣基本工资和年终奖金以及保险,而且大学招聘教师的门槛可是很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