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万里」中国科学院十年蝶变

2023-07-17 18:02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GrayPlus
字体大小
- | +


今天菌菌在知乎看到一则热门的话题 「 为什么在科学技术领域,国人很执迷于弯道超车?」


看到这个问题令我有些疑惑,许是以前从未意识到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国内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一次科学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但是我们或许都知道,在这个科学研究高度发达的今天,弯道超车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面临的难度系数将是沿着已有的科研路径进行研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我想这也是这个话题被热烈讨论的原因。


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图片来源:知乎


或许题目中的执迷应当换成坚持,在如今的科学技术领域,国人只能坚持用弯道超车进行赶超。


技术封锁一词在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


比如美国对华为的科技封锁:美国政府宣布对华为实施科技封锁,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技术和设备。


华为遭遇制裁


伊朗的科技封锁:由于国际制裁,伊朗的科技发展受到了限制。


伊朗街头


而在中国,这个词更加不会陌生,自建国以来我们便一直受到各种技术的封锁与压制。从两弹一星到如今的芯片、光刻机,我们处处受制于人。


毛泽东与钱学森洽谈


但中国从来不是面对困境而选择屈服的国家,既然在国际得到的帮助有限,那就自主研发,从零开始,一步步实现弯道超车!也正是因为这种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了四个率先 」 的要求,即 「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如今十年过去,中国科学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递交了第一份答卷:



虽隐世于万山之中,却遥望着宇宙的深处


2016 年,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睁开了一只望向宇宙深处的巨眼,一眼望穿百亿光年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随着天眼的应用,全球首次探测到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截至目前,FAST 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 800 颗,这一数量是自其投入运行以来,同期国外同类型观测设备脉冲星发现总数的三倍以上。



中国天眼(FAST)


想必这 800 余颗脉冲星的辉光,定能穿透一切抵达 「 天眼之父 」 南仁东的眼中。


天眼之父“南仁东”


知微见著,洞若观火


4 月 12 日 21 时,有 「 人造太阳 」 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 EAST 装置获重大成果,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 403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深入地下 700 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探索隐身在我们四周的 「 中微子 」。2024 年建成后,从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到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的探索,将使我国的粒子物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人造太阳」托卡马克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2020 年 10 月 27 日,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迎来了一位人类世界的访客 「 奋斗者号 」,创造了 10909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洋将不再是阻碍科技进步的未知深渊。


「奋斗者」号


2022 年 7 月 27 日 12 时 12 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 6 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


当神舟、天宫、北斗、嫦娥、玉兔登上宇宙的舞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在我们头顶的那片星空,编织璀璨的科学神话世界。



从《天工开物》到《东北黑土地白皮书》


2020 年 7 月 9 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分析与指导土地利用与保护,推广农业新模式超 1 亿亩。为粮食的高效产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与思路。


中科院工作人员考察土地情况


不论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首章《乃粒》,亦或是袁老的 「 禾下乘凉梦 」,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将始终迈向世界的更高处。



显微镜下的 「 丹心妙手 」


「 万能细胞 」「 种子细胞 」 如何创造生命奇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实现用定向分化的人胚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从细胞的发育,到组织的再生,干细胞让 「 再生医学 」 不再遥不可及。



十年之间的发展与突破靠寥寥数十行文字肯定无法说完,而中国科学院的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震撼也一定不会就此停止。


最近《长安三万里》电影爆火,其中最令观众触动的便是最后李白扬帆而起的一幕,我想,在下一个十年,我们或许也能如电影之中的李白一样,站在科学研究的浪头高声说出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长安三万里》剧照



题图来源:网络

编辑:GrayPlus

投稿:jiangjiahui@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