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宣判耿美玉上诉被驳回!饶毅连发两文

2023-07-14 17:36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3年7月13日上午,饶议科学发文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了耿美玉的上诉,维持原判。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在此之前, 2021 年耿美玉就饶毅提出耿美玉等 26 人在英文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署名涉案文章《甘露特纳(GV-971)重塑肠道菌群,抑制肠道细菌氨基酸型神经炎症,从而抑制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存在学术造假行为产生了名誉侵权一事提出「被告饶毅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及《文汇报》显著位置发布道歉声明,每日发布一次,时间持续十五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诉讼请求在一审时被驳回,耿方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二审再次败诉。



学术拉锯战


饶毅教授与「GV-971」及其发明人耿美玉研究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


2019 年末,一封饶毅教授的实名举报信在网络上流传,引发热议。


在信中,饶毅教授举报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学术造假,认为其发表在 Cell Research 上的关于「GV-971」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治疗小鼠阿尔兹海默症的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网传文件


2020 年 7 月 6 日,饶毅在期刊 Cell Research 发表了一则题为《Omission of previous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 should be corrected》简讯,对 2019 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团队发表的关于 「GV-971」的文章表示了关切:「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种药物有这么多的靶点可以治疗或缓解同一种疾病。


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2020 年 7 月 13 日,耿美玉团队也在同个期刊发表简讯进行回应:「一种药物有多个靶点通路来实现治疗效果十分常见,比如二甲双胍。


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2020 年 7 月 14  日,饶毅教授在其公众号上发表《评耿美玉等有关 GV-971 的回复》,再次对「GV-971」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质疑。


2021 年 1 月 21 日,科技部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对耿美玉 5 篇论文的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是: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科研诚信提醒谈话。


2021 年 12 月,据新华社客户端消息,耿美玉研诉饶毅教授名誉权纠纷一案一审败诉,驳回原告耿美玉提出「被告饶毅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及《文汇报》显著位置发布道歉声明,每日发布一次,时间持续十五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提出:鼓励真理越辩越明


2021 年 12 月 3 日,GV-971 被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在最新的质疑中,饶毅教授认为停止「GV-971」在国内的销售才是改弦更张第一步


事实上,GV-971 的上市本身就是附带条件的批注上市,根据《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的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上市后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要求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等相关研究,以补充申请方式申报。


2022 年 5 月 13 日,绿谷医药科技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提前终止甘露特钠胶囊(GV-971)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研究的公告》


图片来源:绿谷医药科技公众号


饶毅教授紧跟着便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题为《绿谷宣布停国外 971 试验无需「月黑风高夜」吧?停国内销售才是改弦更张第一步》的文章,再次炮轰绿谷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在文章中,饶教授指出:


「推 971 有不少非常规步骤,例如用于中国病人之前,971 实验用过的动物数量很少」


「2022 年 5 月 13 日半夜,绿谷医药集团不在自己的网页上宣布,却通过中国的媒体宣布停止 971 的国际三期临床研究。在一个蹊跷加蹊跷的事件中,再显蹊跷」


「如果认为耿美玉和绿谷推的 971 是真药,无疑,耿美玉就是生物医药界远远超过爱因斯坦的天才。」…



就此结束?


当时间来到今日(7 月 14 号),法院判决公示,饶毅也是援引了之前自己说的话,发文称耿美玉的 971 是真药的可能性:小于她是中国爱因斯坦的可能性并在文中提出了 12 条质疑指向耿美玉的 GV-971 及与其合作的绿谷制药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文中质疑包括新药研发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和耿美玉研究过程及药物发现之间的差距,文章数据的存疑。


以及耿美玉之前的论文只是说 971 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内部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或者神经系统内的 A beta 肽)药。但后来文章又改而说 971 作用于肠道菌群、影响炎症


还有阿兹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很困难,绿谷制药号在到海外做 971 临床检验但中途却以资金不足,疫情影响为由搁置、停止等。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如今,二审作为终审判决已经结束,但饶毅教授与耿美玉研究员的辩论是否会就此尘埃落定还尚未可知。





题图来源:网络

编辑:GrayPlus

投稿:jiangjiahui@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