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怎么没人写硕博士偶像剧」这一微博话题冲上榜 2。科研人集体化身辩手,有人说是编剧不懂硕博,更多人认为是硕博没有生活(扎到谁心了)。

吵到最后,有网友直接抛开个中缘由,开始为硕博偶像剧编写剧本,有校园、有宫斗、有悬疑,内容过于「写实」,以至于闻者流泪、读者伤心。


网友 1:立马安排!「甜甜的」科研校园日常向偶像剧是吧,组会文献实验三件套,买三还送一个数据分析,简直不要更充实!


网友 2:摸透宫斗与悬疑的底层逻辑,上演 40 集科研大戏。有潜心蓄力、也有频繁碰壁,抢仪器争一作,情节跌宕起伏深入人心!

还有编剧甚至把游戏剧本都搬出来了,改成科研「乙女向」一对多恋爱游戏,分别攻克清水系师兄、小奶狗师弟。别说,这个情节套路,改成大女主电视剧也别有一番韵味。

言归正传,网友们在话题下的积极发言与点赞,也反映出大家对这类偶像剧还抱有一丝期待,但究竟为什么硕博难拍偶像剧?
虽说市面上有,但也非常小众,知名度较大、质量较好的「硕博类偶像剧」一剧难求。
在一声声的「吐槽」中,网友渐渐迷失自我,道出真谛。
原因一:实验室寝室两点一线连轴转,真的没时间谈恋爱
而且科研人大多时间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还面临秃头危机,市面上符合这样形象的演员少之又少,剧情拍生动了估计大家马上要拨通打假热线了。


原因二:实验室矛盾冲突,比恋爱多
实验 idea 的讨论、试剂耗材申请、组内组间课题进度「互相追赶」,可比恋情问题抓马多了。

回归现实,这类剧集「不符合现状、市场小」还是最大原因。硕博没时间谈恋爱,更没时间看剧。
智者不渡爱河,寡王一路硕博!对大部分硕博同学来说,亲密关系建立带来的收获,可能远不如一两篇 SCI 带来的获得感与自我提升要高。毕竟......
没有课题就无法开展研究
没有数据结果就难以毕业
不发 SCI 就面临延毕或者就业困难
如果放弃,辍学?那这三五年就错付了啊!
大多数硕博倾向于在论文成稿阶段才开始从茫茫大海里选择合适的期刊,但也往往因为不同期刊对数据呈现要求和漫长的审稿周期而拉长了文章发表的时间。
方法总比困难多,面对这些阻力,大家不妨在写论文前甚至在开始课题前,先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杂志,了解他们的偏好,有目的性地开展实验、有目标性地展开论文的写作,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2023 年 SCI 影响因子刚刚发布,国产期刊走势迅猛,如果你也想先解决毕业问题,后走上「偶像剧道路」,坐拥甜甜恋爱,以下这 4 个国产期刊真的可以一试!
《Cell Research》 可谓国产期刊之光,是中科院旗下的期刊,今年以 44.1 的 IF 排名前 50 名,已经是 OA 期刊中仅次于《Lancet Public Health》 的存在。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是细胞生物学,平均审稿耗时 1 个月。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以 39.3 的 IF 排名前 70,创刊于 2016 年,聚焦肿瘤的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平均审稿耗时 1~2 个月。
此外,如果你的研究聚焦于免疫或者真菌,也不要错过《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和《Fungal Diversity》 ,前者是中国免疫学会主办的唯一英文会刊,由中国科技大学承办,内容主攻免疫学研究领域,今年 IF 达到 24.1。后者今年的 IF 高达20.3 ,是真菌领域的权威期刊,从 2011 年起,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前景大好。
还不赶快关注 4 个宝藏「国货期刊」!实验做得好,不如期刊选得好,更多参考期刊可点击 最新解读!2023 年影响因子发布!去年暴涨的顶刊今年下滑。最后,祝大家勿忘科研初心,早日毕业,有余力的话,那就浅浅谈个恋爱吧~
题图及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策划: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