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 47 岁,211 高校博导因病逝世,一周时间内已相继离去 4 位学者

2023-05-20 15:3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文来源:募格学术整理自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各高校官网等


5月17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佛山国家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马明国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14日13时10分在重庆第九人民医院逝世,享年47岁。


据介绍,马明国,生于1976年1月,湖北宜昌人,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图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任中科院寒旱所助理研究员;同年11月任中科院寒旱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4月担任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4月担任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4年11月担任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2014.01-2014.03还担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 。


马明国主要研究生态与陆面过程遥感,时间系列遥感资料处理与应用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基金1项、青年基金1项,科技部863重点项目课题1项、专题1项,973专题1项,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科技基础专项课题1项,其他项目等10余项。


发表或接收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被SCI他引500多次,CSCD他引2000多次。研究成果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次。



三天内,多名学者离世


令人悲痛的是,这已经是一周时间内,第四位离我们而去的中青年学者了。


据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官网,2023年5月15日,我国计算数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杰权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5月14日1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4岁。



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讣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鹏同志,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14日15时41分在北京逝世,终年51岁。



2023年5月12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黄蓓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12日5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去世,享年56岁。



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

也要关注身体健康


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都觉得十分痛心。优秀的中青年专家教授离世。且他们都正处于学术成果的爆发期,本应在科研上有更大的建树。而往往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与科研的劳累脱不开关系。


为了个人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做到:


树立健康的工作观和价值观

    

读书读到博士,大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承载着自己和家人的期望,伴随着同样优秀的“同侪压力”,再加上现实工作压力和社会舆论对成功的宣扬,有很多科研人都习惯性地透支身体只为赶上自己心中那些目标。可是要知道,科研和学术是一项终身事业,不该废寝忘食,而应当循序渐进。


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


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研究生物钟及其内在原理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都有很大的关联。


因此,规律作息、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对我们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做一下拉伸,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希望奋斗在路上的科研人们可以呵护好自己的身体。祝福我们健康工作到退休,幸福生活一辈子。


题图:自制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