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
在Nature发表一篇论文他是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贺锐

始于巧合,忠于快乐
大二的创新创业项目是贺锐的“科研初体验”这次经历让他对光伏萌生了兴趣也与太阳能电池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三下学期贺锐开始在学院的太阳能所进行日常的科研训练同时也为自己光伏方向的毕设积累实验数据在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后他将光伏作为自己深造的研究方向
贺锐在工作室读博后贺锐正式着手搭建实验室研究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他每天重复着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研究生活实验室里的机器轰鸣不休为了更容易集中精力保持实验的手法贺锐喜欢站着进行操作一站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正在做实验的贺锐“我做科研挺快乐的”当被问到长此以往是否会疲惫乏味时贺锐谈到了“快乐科研”的理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重复与枯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可能会感到痛苦
贺锐与自己做的电池今后,贺锐想要继续在更大面积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上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将此材料投入到更多应用场景之中团队合作,导师引导
2022年,贺锐与课题组团队共同创造了1cm²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世界纪录效率2023年3月,贺锐所属的团队和其他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贺锐与团队参加专业大会在这段经历中贺锐认为收获最多的地方在于各个团队的优势互补以及学科交叉带来的融会贯通新材料的合成比较偏向化学需要与其他团队共同设计交流与协作十分重要如德国的实验室能够提供更加先进的表征帮助他们深入探究新材料在器件中的作用机理
贺锐与课题组合影兴趣指引,专注目标
相比于课本上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在实验中产生的更多是现象“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果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因此记录着细节的笔记也能够帮助贺锐在后续的反复翻阅中收获额外的灵感
贺锐的实验笔记跟随着兴趣贺锐完成了不计其数的实验这种兴趣也逐渐演变为“目标驱动力”他调侃说自己还真有点“工作狂”“投入其中的时候其实不会觉得很辛苦”做研究最疯狂的时候会连轴转一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贺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他更倾向于设定较低的期待值反而“有时候会发生超出期待值的事情”他享受着科研带来的未知与快乐
充满斗志的贺锐正在向着舒适圈外的领域奔赴向着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努力
本文来源:四川大学题图: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