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知名高校教授病逝,享年 54 岁,本月已有多位学者离世……

2023-05-16 17:02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来源:募格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官网,2023年5月15日,我国计算数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杰权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5月14日1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4岁



李杰权教授生平简介


李杰权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爱因斯坦数学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任职,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高级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2022年10月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方面介绍,在首都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李杰权教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生前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色列Golda Meir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

多位学者因病逝世


2023年5月12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黄蓓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12日5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去世,享年56岁。

据西南大学官网介绍,黄蓓,出生于中国重庆 ,现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咨询心理学系心理学副教授1998—2001年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9—2005年,在原西南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历任心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2005年,在原西南农业大学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任主任、心理咨询师及督导;2005—今,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任心理学副教授
2023年5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官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才俊廖梓豪博士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廖梓豪博士于2022年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得政治学(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哈工大(深圳)马院。其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取的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学校为学界失去一位青年才俊表示遗憾,为廖梓豪助理教授的突然离世,深表哀痛。

科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中国科协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9.29小时。同时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该调查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教授说,从数据看,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可能通过挤压有利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长此以往,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由《知识分子》联合自然科研等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得出了类似结论。该调查称,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多于40小时,刚刚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多达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调查显示,将近一半人表示自己过度疲劳,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青年学者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不管是劳累还是忧虑,都是青年科研人员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
为了个人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做到:
树立健康的工作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规律作息、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对我们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做一下拉伸,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希望奋斗在路上的科研人们可以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题图:自制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