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暨南大学
一年发表5篇SCI其中4篇属于中科院TOP一区3篇共同第一作者最高影响因子达18.9分在暨南医学林道青年科奖暨青年学者论坛中斩获一等奖他是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夺


兴趣引路搭桥
王夺从小对于医学有着天生的向往而且对图像很感兴趣所以他坚定地选择了医学影像相关的专业从2022年上半年至今王夺已有5篇SCI论文见刊“成果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都是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影像学疗效评估专注在肿瘤精准诊疗大方向的交叉研究虽有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还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报名参赛的每次成果被认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让我能不轻易放弃”下一步王夺将继续推进研究以期在探索具体机制层面有所突破

在相互支持下孕育科研果实
“我是一个在工作中比较自主的人遇到问题或者有新想法的时候我都会主动与老师沟通”
王夺所在的实验室主要从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及影像组学三个方向对肿瘤与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开展一系列研究三个方向的研究多有交叉
团队人员众多大家共同探讨在实验执行中不断磨合逐渐建立起了一种团结协作的默契和良好竞争的团队氛围
同样肩负师兄身份的王夺延续了“老带新”的传统经常指导帮助师弟师妹的实验很好地担当起协调者和协助者的双重身份
随和的他与身边人都相处得很融洽“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有时候无需多言就能理解对方”

从科研过程中汲取喜与乐
王夺大学期间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各种运动和娱乐活动中“但是从研究生开始我就逐渐沉下心来放弃了很多休闲活动专注于科研工作”
如今的王夺更多把自己曾经最爱的运动当作一种排解科研压力的方式通过打篮球来暂时忘却科研上的压力与烦恼

“我始终认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学会取舍把重心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中”
对于目前的工作安排王夺形容为“弹性工作”虽然没有硬性的要求但意味着经常跟随实验安排而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
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意外之喜”可以帮助优化乃至规划下一步的实验“科研伴随着艰难和压力但也有惊喜和收获”
近6年的时间里王夺一直保持着每天阅读5篇文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之下科研之路虽有挫败和曲折但他的心态在不断成长

如果说实验室是“沃土”那么王夺就是向阳而生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他下定决心继续科研的道路未来将继续深入当前的研究方向努力耕耘
题图: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