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型文章即将成为历史!Science明确表示不再发表!

2023-04-10 18:32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本文来源:中洪博元生物、science等


近期,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Energy in 2023”的文章,文章中提到2023年Science期刊对编辑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


包括决定终止较短的Reports类论文发表;首次明确公布论文撤稿的3条标准;不将“论文更正”视作“学术污点”等。



 “Reports”退出历史舞台



Science决定终止较短的Reports论文发表,主要源于开放科学的考量。
文中提到,Science之所以决定结束比“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更短的“报告(Reports)”类别,是因为,随着数据和图表的增加,研究论文变得越来越长,而实验方法和结果也必须有足够详细严谨的报告,以保证可重复性,结束文章短评有利于开放科学的发展。
针对这一改变,Science将有一类研究论文(即“研究文章”)出现,在印刷期刊中大约有5页(通常包括2000-3000的单词文本、3-5个图标和50个参考文献)Science杂志的大多数论文已经属于这一类。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3页纸的报告文章进入历史!准备投稿的朋友们需要注意了!
科学期刊的"Information for authors"已经做出了调整。
(www.science.org/content/page/science-information-authors)


论文撤稿准则首次明确公布 




目前,Science原有的撤稿标准中只强调了两种:
第一种情形是学术不端行为得到明确的证实;
第二种情形是存在削弱论文核心结论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撤稿标准,即如果论文出现了足够多的更正(Correction)或出现了足够多的错误(errors)从而导致编辑对该成果失去信心时,可以对该论文撤稿。
事实上,以往只要足够充分的理由时,Science的编辑对论文的撤稿具有自由裁量权,而从现在开始,Science将论文撤稿的标准明确的公布出来。

  不将“论文更正”视作“学术污点”



关于近些年愈演愈烈的撤稿风波与图片误用,Science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近些年,学术界对研究论文中已发表图像的分析在Pub-Peer等网站上日渐增多,像Elisabeth Bik这样的图像侦探为精心维护科学记录的严谨带来了更多的能量。
但是,科学家也是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错误,作者和期刊都不可避免地犯错。
幸运的是,科学始终是一个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过程,并最终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不幸的是,当Science的编辑联系作者就他们的科学论文提出担忧时,经常会遇到防御性和否认性的回答。
这种情况是时候需要改变了!
快速更正或撤回将有助于学术界建立信心,即我们都致力于准确的科学记录。
学术界应该尽力弱化「论文更正」的耻辱感,应尽力减少将“论文更正”视作“学术污点”,以便在这个异常审查和信心减弱的时代,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科学的自我修正是构建信任的基石!
我们希望,这一新的撤回标准将有助于加强这种信任。”
——来源:Science
但是应切记,由于学术不端而导致撤稿的行为,每一位作者都要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研究者自身的科研信誉度,而且也不利于研究者在科研界的职业发展。

 结 语  




不得不说,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顶级期刊,Science的这篇社论意义非凡。
从「结束比“研究文章”更短的“报告”类别」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更加全面的论文细节的关注,「三大撤稿标准的明确」也意味着撤稿将逐渐标准化透明化,从而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这其实是开放科学的真正精神内核。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4111

题图:自制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