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描述,这位老师招生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又十分坦诚,甚至直言「有学生只为入学,不结合自己实际,入学后做不到这些要求然后入学后一年就退学。」
「全年无休」、「每天工作 14 小时」,导师卷得很真诚
根据这位导师的要求,想要入组的学生需要有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具体要求如下:向下滑动,查看全文(点击可查看大图)▼
- 全年无休、无周末休息,每年只有 1-2 周的假期;
- 每天工作 14 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工作;
- 如果被录取,立刻马上卷铺盖过来实验。
这要求,确实如网友所说,如果白纸黑字写下来,确实是最真诚的劝退指南了,一年只休息 7-14 天,这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除了学习态度上的要求,其他要求反而并不苛刻,比如能力方面也就几点比较普通的要求,当然,最少不了的就是抗压能力。
在提出了苛刻要求后,这位导师也做出了一些承诺,虽然学校是双非,但学生只要可以顺利毕业,基本都至少会有一篇 1 区以上的高水平 SCI 论文。
不过,正如网友们在评论区所述,一方面难道只有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才能有 1 区 SCI 的产出吗?另外一方面用论文做指标本身就有些畸形,也不符合现在倡导的价值导向。而且现在卷得令人发指的情况下,1 区论文在申博和就业上很难说还有多少优势。

据这位老师要求中所述,这应该是在研究生复试前后,他会给有意向来报考的学生发送的一封邮件,因此他在邮件中反复强调,不用为了想要获得进入课题组的机会而进行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表态」和「誓言」,而是应该准确根据邮件内容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任何一方面觉得自己做不到都应该主动放弃。
并且还举例曾有学生入学一年半年后因为受不了而选择退学,也说明如果只是为了入学机会混进去会过得生不如死。从这些表述来看,这位导师也是经历过被学生画饼的经历,才给出「丑话说在前头」的要求邮件。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位导师的坦诚,但是不管怎么说,读研虽然要认真科研,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实验室可能适合一些卷王学生,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在选择前确实应该像这位导师所说的那样,认真思考,不要为了入学而盲目进组。

越来越多「直球」招生需求
事实上,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导师因为发布的个性化招生要求而走红网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4 月 4 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一位教授在其主页公开了 2023 年的相关招生信息,其中有一条要求是:请打算以后彻底脱离土木行业,转行去计算机行业、金融行业的考生不要联系我。

海报新闻记者就这一情况联系了同济大学该学院教务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回应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招生要求及个人特点,办公室不干涉老师的招生要求。林峰确实是我们的老师,他个人的特点,我们不干涉。他提的是双向选择,我们不好要求老师一定做什么」。
不过,可能是因为该要求受到了网友们的太多关注,这位老师最终选择在招生信息中删除了相关的要求。
但这位导师「直球」招生方式还是出圈了。大家表示该老师事先明确写出自己的偏好,确实很真诚,没毛病!
随着考研申博的热度逐年暴增,扩招的口子越开越大。除了明码标价的分数筛选人才外,对导师们复试如何把关也增加了一些考验。
导师与学生之间本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样直白的招生信息,反而可以打破一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减少与学生之间的「无效消耗」。有志于专业学术的,这位导师是不错的选择,但更看重学位证对以后工作助力的,就提前绕道。起码不会落得正式入学后,老师觉得学生不上心,学生痛恨导师太 push 的局面。
还有网友表示,这一条压根算不上什么招生要求,更像是这位老师对于考生在入学前满嘴跑火车,拍胸脯的一句吐槽。而老师对招生有偏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不过别人没有明说罢了。

和这位老师一样有个性的老师还有不少,比如去年爆火的南开大学的胡金牛教授。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开启了吐槽模式。比如,他在简历中写道:自己博士毕业后到多个知名大学做博后和访学的经历(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担任多个期刊的审稿人(被人强拉去的)……
在招生要求中也写出:因为智商有限,太聪明的不要!!!因为时间有限,事多的不要!!!因为性格多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不要!!!

还有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饶海教授也在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发布招生推文时称,常看中文自媒体科学报道的,倒扣分。


除了上述几位老师,类似的导师还有诚招领军学生的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邹老师、沉迷游戏的西南交大副教授代老师等等……
真诚是最大的杀招
事实上,这些极具个性的导师招生要求爆火反映的是导师和学生们对一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向往。步入研究生时代,和导师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你教我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复杂的师生关系常常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甚至爆发出严重的师生问题。
无论是把「丑话说在前头」的真诚 push,还是像段子手一样真实得可爱,确实有助于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和自己 match 的导师,认真思考,不盲目进组。
策划:Lnys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