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细胞迁移实验差点延毕了(内含注意事项和实验福利)

2023-03-29 19:3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马上就到毕业季了,论文即将送审,小王却因为几张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图发愁,寝食难安(文末有惊喜福利)


师弟

下午 15:20

师兄,我可能有延毕的风险,几个月时间都在细胞迁移实验里兜圈,我想检测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却总是失败。要么染色后细胞分布不均一 ,要么细胞未能迁移至基底室,每次实验都会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

很可能是对细胞处理程度不同所导致的,你有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吗?

我完全是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注意。细胞样本宝贵,这次用完就没有了,再次制备得花不少时间,不知道能否赶上论文送审。

师弟,别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要找对方法,高效合适的细胞培养插件,能让你实验标准化和流程化,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重复性。我有个宝藏产品不仅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而且用你一点点细胞就可以搞定,现在还可以免费试用,你快申请一下吧!我晚点指导你使用它,用了你就不会延期毕业了。



现在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试用这款 Ibidi 开发的伤口愈合产品,让你的细胞迁移实验百发百中!



大师兄珍藏 Tips


1. 什么是伤口愈合/迁移实验?


细胞迁移发生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例如,受控的细胞迁移允许胚胎发育、组织损伤和伤口愈合。相反,细胞迁移在病理情况下失调会引起癌症转移和炎症。因此细胞迁移背后的原理吸引着无数科研人孜孜不倦的探索。


伤口愈合测定和迁移测定是广泛用于分析不同条件下细胞迁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相关科学主题:


 条件迁移和伤口愈合研究:细胞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迁移(例如,用特定化合物/增强剂/抑制剂处理后,使用 siRNA 或 CRISPR/Cas9 进行基因沉默后,改变底物刚度后,或改变基质组成后)?

 

 高通量药物筛选:哪种药物会改变特定细胞类型(例如癌细胞)的迁移率?


 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细胞是保持接触还是单独迁移?细胞在迁移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什么是细胞自主迁移能力?

 

 2D Invasion Assays:两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如何相互作用(例如,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在带有 Culture-Insert 2 Well 培养皿中培养,图片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 Derek Sung 提供。


两种不同细胞类型 2D 侵袭实验。数据由德国莱比锡大学的 C. Matern 和 KD Nnetu 提供。

抑制剂或促进剂对伤口愈合影响的实例分析。


向左滑动 查看更多


与一般伤口愈合和迁移测定相比,定向迁移测定(例如趋化性测定)测量 2D 或 3D 环境中的梯度依赖性细胞运动。


2. 如何高效地进行伤口愈合试验/迁移试验


伤口愈合测定/迁移测定的最具特征的读数是细胞覆盖区域(间隙闭合)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伤口愈合和迁移试验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传统的方法是等待细胞在培养皿内贴壁后,使用移液枪的枪头在贴壁细胞的中间划过,人为造成一道伤口(划痕),之后在对伤口愈合的过程进行观测和记录。这一实验看似简单,想要做好却不容易。由于是手工操作,每次划痕的样子迥然相异,有时候在划细胞的同时会刮坏一片细胞,或者对划痕的边缘的细胞造成机械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助力科研人快速高效地完成伤口愈合试验/迁移试验,Ibidi 开发的伤口愈合产品,设计精巧,操作简单,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恰恰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插件可以放在培养皿或孔板中,插件两孔间的孔壁宽度为 500μm。



将细胞种在插件中,等待细胞贴壁长满后,再将插件移除,两孔间的缝隙就是一个无细胞的「划痕」。由于是制式的插件,所以两孔间的缝隙宽度是均一的 500μm。


向左滑动 查看更多


3. 实验工作流程简单而容易理解


为了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定义实验参数,选择正确的细胞接种密度。通常使用 24 小时后产生 100% 光学汇合细胞层的密度。


1. 准备细胞悬液,离心去除死细胞和细胞碎片。将细胞悬液调节至合适细胞浓度。在 24 小时后获得 3×105 细胞/mL 以获得汇合的细胞层。


2. 将 70μL 细胞悬浮液应用于 Culture-Insert 2 孔的每个孔中。避免摇动 μ-Dish,防止细胞分布不均匀。


3. 将细胞在 37°C 和 5%CO2 下孵育至少 24 小时。


在 ibidi Culture-Insert 2 Well 中接种细胞


4. 用灭菌镊子移除伤口愈合插件。 


使用无菌镊子去除 ibidi Culture-Insert 2 孔


5. 在 35mm 培养皿内加入 2ml 新鲜培养基。  


6. 放于倒置显微镜载物台上,以 4X-20X 物镜采集初始图片,并按实验节点设置在同一位置采集图片。


ibidi Culture-Insert 2 Well 创建的无细胞间隙

向左滑动 查看更多


ibidi 细胞培养插件,弥补传统的划痕检测方法的不足:


1. 标准的间隙距离

传统划痕分析和使用移液管手动划痕最大挑战之一是间隙距离不一致。而且,划痕往往划不直。因此,起始距离通常会在几十到几百微米之间变化。ibidi 的细胞培养插件中心会产生 500µm 无细胞的人造间隙。这确保了间隙是直的,并且每次的距离都是一致的。


2. 干净的迁移边缘

手动划痕会产生未完全去除的自由浮动细胞的问题。自由漂浮的细胞可以通过延迟自由边缘的迁移、释放细胞内内容物或重新附着来影响迁移率。ibidi 的细胞培养插件是可移除的,留下干净笔直的边缘。


3. 最小化细胞数

传统的划痕检测是在多孔板中完成的,需要一层汇合的细胞。如果实验有多种条件(药物治疗或基因操作)并且需要多次重复,这会需要增加大量细胞。对于珍贵或昂贵的细胞(例如从难以获得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原代细胞),这些实验可能变得难以进行。ibidi 的细胞培养插件具有较小的生长面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所需的细胞数量(准确地说,每孔 0.22cm2),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细胞或增加重复次数。


4. 盖玻片底皿

划痕分析通常在多孔板中进行,底部厚,聚苯乙烯,只允许明场成像和间隙距离的量化。ibidi 的细胞培养插件具有经过组织培养处理和灭菌的盖玻片底部,允许进行明场和免疫荧光成像。这也是该细胞培养插件最大的优势,能够明显地观察到细胞骨架、细胞粘附形态、核形态等结构。此外,多模态成像功能最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个实验的数据量,从而节省了成本和试剂。


5. 单个实验的独立插件

「边缘效应」是指一种细胞培养现象,其中多孔板外周的孔比内孔经历更多的蒸发,导致不同的条件和潜在的不一致结果。使用多孔板进行划痕检测时可以看到类似的效果,影响结果的一致性和重现性。ibidi 的细胞培养插件单独包装,用于单次实验,有效地防止任何「边缘效应」并确保数据一致。另外,培养皿设计有盖子锁定功能,以确保在处理培养皿时盖子保持打开状态。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朱卿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申请试用!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