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普通科研人的内心独白。
实验前:马上就要做 ELISA 了,想想要稀释那么多样品、那么多块板就头秃,好害怕加错……
实验中:简单事情复杂化,提高自己含金量。
实验后:稀释了那么多块板,一天又过去了,眼睛疼脖子疼手疼,腰也快坐断了!想问导师,这能算工伤不?
面对需要多样品、多块板的实验,作为十年资深「科研民工」,能深切体会这种长时间连续加样的痛苦。这种痛苦的帮凶之一就是移液器,移液器作为大家实验中都会用到的仪器,在实验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几条亲测有效的、提高加样准确性的小 tip,帮大家减轻内心焦虑(文中含试用福利):
1
移液枪取样一般有两种方式,正向移液以及反向移液。
正向移液:按到第一档位进行取样,打出液体的时候按到第二档位将液体打出。
反向移液:按到第二档位进行取样,打出液体时按到第一档位,枪头中剩余的液体就是按到第二档所多取的液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排液不容易起气泡,适合铺板。当在做 ELISA 实验铺 96 孔板或者 384 孔板的时候,就推荐这种方法。
2
做实验之前先选择正确的移液器,移液器可在 10~100 % 量程范围内操作,但在 10% 量程处操作对于移液技巧要求高,并且移液精度没有选择移液体积更接近 100% 量程的移液器来得高。
3
吸取时,枪头尽量垂直插入液面,吸头浸入深度为液面下 3 mm 左右,吸液操作要避免大开大合,这时候匀速按压才能有效避免倒吸或者交叉污染。而在打出时,移液枪吸头应该与接收容器呈 30° 左右角度,缓慢打出可以避免气泡产生,增加准确性。打掉枪头后,一定将移液枪调回最大量程,可延长移液枪使用寿命。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其实加样准确性提高了,体力上该累还是会累,当检测量比较大、需要处理多块 96 孔板甚至是 384 孔板的时候,使用手动移液器进行梯度稀释有可能出现错加、漏加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重复按压移液按键甚至可以造成这样的身体损伤:颈椎病、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
别慌,我们有办法!一起看看隔壁实验室新引入的 BRAND 自动化移液工作站,既解放劳动力,准确性相比起人工加样大大提高,简单几步即可轻松设置,又就能实现 96 孔板和离心管中的双重梯度稀释。与其费时费力手动梯度稀释,不如把重复繁琐的过程交给一台值得信赖的自动化移液工作站。

点击「阅读原文」或识别下方二维码,申请免费试用~


自动化移液工作站轻松完成梯度稀释
BRAND 自动化移液工作站,轻松设置即可完成梯度稀释,不仅能完成 96 孔板的梯度稀释,还能操作离心管中的梯度稀释。无需掌握任何编程知识,软件界面所见即所得,还能够 3D 模拟整个实验流程,更清晰直观地展现移液过程。它具有以下优势:
1. 整个工作站的软件界面简洁大方,每一步操作都有相应的提示,非常容易上手。设置离心管梯度稀释或者 96 孔板稀释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创建完成。

2. 完成梯度稀释的设置后,使用可视化的 3D 模拟功能就能检查实验步骤是否一一设置正确,提高准确性。
3.在离心管稀释和 96 孔板稀释中切换时,BRAND 移液工作站仅需 4 秒即可完成移液端的更换。
4. 整个 BRAND 自动化移液工作站仅占 60 × 49 cm,却提供了 8 个功能板位,通量更高,节省更多实验时间。
BRAND 移液工作站可以完成蛋白质定量检测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担心工作站在无人监控的环境下无法复现手动梯度稀释的结果?我们也帮你测试过了!BRAND 实验室采用经典的蛋白定量测试方法:Brandford Assay 对手动和自动移液及稀释过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了比较。我们将 Roti®-Quant 测试方法中的蒸馏水换成磷酸缓冲液(50 mM,pH 6.5),BSA 溶液的移液和混匀过程分别采用 vortex 涡旋混匀和采用 BRAND 移液工作站的吹打混匀功能。在孵育 5 分钟后使用读板机读取 595 nm 的 OD 值,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的测试结果显示用 BRAND 移液工作站进行蛋白质定量检测得到的结果与手动移液结果相似。
你是否想也想尝试一下自动化的梯度稀释和混匀功能?如果有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本次试用活动。申请成功的小伙伴还可以得到一份 BRAND 的精美小礼品,赶快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吧!
内容策划:王丹琦
内容审核:吴军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源于普兰德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