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男主外,女主内衍生出的一系列与生育有关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特别是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对男女平等的关注,鼓励父亲主动参与到生产和育儿,承担家庭中重要角色的政策和措施也逐年发布——
例如出现在这里的陪产假。

图片来源:微博
产假是给母亲放的,顾名思义,陪产假自然是给孩子的父亲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担女性的生育责任,提高父亲的育儿参与度和责任感,对促进社会公平和家庭和谐都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最近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IF:50.779)的文章却发现两周的带薪陪产假对父亲有好处,对母亲却有坏处。
这不仅让笔者想到了之前逛微博无意间看到的一场脱口秀语录(如下图)……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父亲两周带薪陪产假反而会增加母亲患抑郁症的风险
2023 年 1 月 1 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刊登了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探讨了在孩子出生两个月后父亲休两周带薪陪产假对母亲和父亲患产后抑郁症风险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意愿或已经休过两周带薪陪产假与父亲的产后抑郁风险降低有关,而父亲的两周陪产假却可能会使母亲产后两个月患抑郁症风险升高。
这个研究发现其实是有点让人意外的,因为这和陪产假的初衷有些相悖。
讲道理,当父亲开始平等分担照顾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时,母亲的身心得到解放,应该会更愉悦才对,怎么抑郁风险反而增加了呢?
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要从还原文献开始。

图片来源:微博
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使用了 ELFE 队列的随访数据,这是法国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队列,收集了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数据,旨在探讨可能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
参与研究的母亲于 2011 年在法国大陆 320 家妇产医院内分娩,而后筛选出代表性样本。
纳入标准:(1)妊娠至少 33 周后出生的单胎或双胎活产;(2)母亲年龄至少为 18 岁;(3)3 年内没有离开法国本土的计划;(4)知情同意书由父母或仅由母亲签署,并告知父亲他有权拒绝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父母休育儿假较长的儿童,如双胞胎父亲、13 名非同居父亲,或没有资格享受陪产假的父亲,以及在 2 个月时没有提供产后抑郁状况信息的父母。
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便接受了面对面采访。
接下来,在孩子出生 2 个月后,父母双方都接受了电话采访,并报告父亲是否有权休陪产假。
如果有,那么他是否已经休过或打算休陪产假,根据回答结果分为三组:「是的,已休」,「是的,打算休」和「没有」。
主要结局事件为父母的抑郁情况,本研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来评估孩子出生后 2 个月时父母的产后抑郁情况。在 Logistic 回归模型中,使用调查加权的数据,并使用逆概率加权(IPW)调整混杂因素,得出比值比(odds ratios,ORs)。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研究结果和发现
本研究共纳入 10975 名父亲和 13075 名母亲,在统计分析中报告了陪产假和 2 个月后产后抑郁的信息。
在 ELFE 队列儿童出生时,父亲的中位年龄为 32.6 岁, 母亲的中位年龄为 30.5 岁。
在两个月时,根据陪产假情况,使用陪产假的父亲抑郁症患病率为 4.5%,打算使用陪产假的父亲抑郁症患病率为 4.8%,不休陪产假的父亲抑郁症患病率为 5.7%。
IPW 调整后,与未休陪产假的父亲相比,休陪产假的父亲 (OR 0.74 [95% CI 0.70 -0.78]) 和打算休陪产假的父亲 (0.76[0.70 -0.82]) 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显著降低。
对于母亲来说,在配偶使用陪产假的母亲中,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 16.1%,在配偶打算使用陪产假的母亲中,患病率为 15.1%,在配偶不使用陪产假的母亲中,患病率为 15.3%。
然而,IPW 调整后,与配偶不休陪产假的母亲相比,配偶休陪产假的母亲在 2 个月时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更高 (OR 1.13 [95 CI% 1.01-1.20]。
对于配偶打算休陪产假的母亲来说,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02 [95% CI 0.96-1.08];p = 0.52)。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总而言之,在控制了与陪产假相关的一系列混杂因素后,已经休过和打算休两周带薪陪产假与父亲报告产后抑郁的可能性降低有关,而提供两周的陪产假可能会使母亲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更大。
当然,这一发现可能有多种解释,例如陪产假时间长度不足以保护母亲免受产后抑郁症发作的影响,或者陪产假时间对母亲来说不是最佳的等等。
陪产假初衷——权力共享,责任共担
在引起就业性别歧视的影响因素中,女性生育导致的用工成本问题是重要原因。
女性一旦怀孕,就要面临着长时间休假,怀孕、生产和坐月子所耗费的时间成本都不可避免,这样一来,女性就很容易遭到职场歧视。
而配偶的带薪陪产假,不仅可以让父亲参与到育儿过程中来,承担一部分生育责任,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就业的性别平等。
其实一直以来,女性在追求自己事业的过程中,似乎更容易受到婚姻、家庭的影响和桎梏。
不论是选择考研,读博还是就业,总会有人问,「你结婚了吗?」「你生娃了吗」「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娃?」
仿佛这也能成为评判一位女性能否往上走的一个要求和标准了。
以至于,有些女性在事业上升期时不敢面对婚姻和生育问题,因为这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当配偶开始休陪产假后,不仅能够让母亲感觉到在生育这件事上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也变相促进了就业的性别平等。
然而,陪产假具体怎么休,休多长时间才是合理的,现在还颇具争议。
不过笔者相信,父亲的陪伴对于母亲和孩子身心健康都是很重要的,权力同享,责任共担,才能让一个家庭更稳固,更长久。
图源: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