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8 月,化学领域顶级刊物 JACS 低调上线了一篇文章,研究者开发了一种锰基催化剂,可以利用生物质中便宜又大碗的醇类,实现少量步骤、低成本地合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酮。
图片来源:JACS
这篇重磅论文的作者是东京工业大学前沿材料研究实验室的原亨和。
作为日本知名「网红」教授,虽然原亨和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实打实的,但让他真正走红的是那极不靠谱的人生经历:
4 次在海外被认作恐怖分子逮捕、2 次被海关扣押、被剪刀刺伤喉咙、喝饮料喝到住院、被摩托车被撞……
图片来源:WRHI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倒霉蛋教授到底是什么来头?
充满受伤和误会的一生
东京工业大学材料学教授原亨和,于 1965 年 3 月 7 日出生于横滨,今年 58 岁。下面是他挂在学校官网的个人履历:
图片来源:原亨和课题组官网
是不是挺平平无奇的?
可能对于大部分研究生来说,都不会多瞧一眼。
估计原亨和也觉得这种履历太没意思了,所以他在上课时向学生们展示的个人简介都是另辟蹊径,完全另一种跌宕起伏的人生:
图片来源:Twitter
• 1977 年,干了一大杯的能量饮料,被送进医院(住院 2 天)
• 1982 年,摩托车事故,被送进医院(住院 3 个月)
• 1986 年,骑山地车下坡时发生事故,被送进医院(住院 2 个月)
• 2000 年,因为椎间盘疝而紧急手术,被送进医院(住院 2 个月)
• 2006 年,被修树枝的大剪刀刺伤喉咙,被送进医院(没有住院)
• 2009 年,被摩托车撞到,被送进医院(没有住院)
• 2010 年,在德国柏林泰格尔机场,被误认为恐怖分子逮捕
• 2011 年,在印度海得拉巴机场,被误认为恐怖分子逮捕
• 2012 年 在德国慕尼黑地铁车厢里,被误认为恐怖分子逮捕
• 2015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被误认为恐怖分子逮捕
这还没完!
在 2016 年和 2017 年,这个倒霉蛋又两次在机场被扣押。
总结来说,原亨和教授的前半生充斥着各种奇葩的住院经历,后半生则是高频被当作恐怖分子逮捕,已成为每年惯例。
如此多离谱的事情,竟然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哪还是什么「自我介绍」啊,明明就是「事故介绍」......
图片来源:Twitter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原亨和教授的照片,乍看憨憨的中年大叔,是不是有些角度的确有那么点吓人……搞不好真和某个恐怖分子撞脸了。
图片来源:nikkei.com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看过原亨和教授的经历,估计不少朋友都羡慕了,要是能成为这种科研能力过硬,且风趣可爱的教授的学生,搞科研的时候顺便学习生存技巧,简直不要太妙~
事实证明,真诚的导师,果然是最受科研狗们欢迎的!
去年 9 月,南开大学的胡金牛教授同样因为「画风清奇」的个人简介而走红网络,他挂在学校官网的个人主页净瞎说些大实话,惊呆了一众网友。
图片来源:南开大学
谈到自己博士毕业后在多所世界名校做博后和访学的经历时,胡教授毫不避讳地表示,「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展示发表过的 40 多篇论文时,尽管其中不乏顶级刊物,他依旧要注明,「Science Reports 是水刊」,真的十分严谨了;对于自己身兼多本期刊的审稿人的身份,他更是无奈地吐槽道,「被人强拉去的」......
而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大佬的调侃就更犀利了~
• 奇异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实验数据少,可以随便忽悠;
• 原子核结构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目前比较火;
• 中子星的基本性质——目前更火;
• 机器学习在原子核结构中的应用——目前火的一塌糊涂 (其实都是为了生存)
好嘛,合着就是啥火研究啥,啥好忽悠研究啥呗......多么质朴而又可爱!
图片来源:南开大学
至于招研究生,胡教授也是别具一格:太聪明的不要,因为为师智商有限;事儿多的不要,因为为师时间有限;星座不匹配的不要,因为为师是性格多变的双子座......
提到招生要求,有些朋友或许还想起了更早之前,南方医科大学那位「诚招领军学生」的宝藏教授。
2021 年,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的邹来泉副教授在课题组的公众号上发布了招生宣传,他对课题组氛围,对学生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诙谐幽默的阐述,迅速走红网络。
就课题组氛围而言,邹教授直言自己「社交障碍」:希望在节假日期间,学生和自己互不打扰;发微信不要发「老师在吗」或「老师现在有空吗」之类的文字,要单刀直入,直切主题;9 点前不要打电话,因为一般来说还没起床......
公众号: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
对于招生要求,邹教授更是详细划分了 4 个层级的学生,给出了具体条件和生活待遇。对「能够带领导师获批不低于 100 万元的项目」的「领军学生」,邹老师坦言:叫我「小邹」就行!如果不喜欢 我的研究方向,我可以改!
随着这些搞笑言论的走红,「领军学生」更是成了当年的科研热梗之一。
公众号:化学感觉与精神健康实验室
从这些态度真诚,甚至「略显卑微」的教授们的走红经历中,咱们不难发现,科研狗们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好导师~
导师永远是别人家的好...
不可否认的是,导师可以轻松成就一个研究生,也可以轻易毁掉一个研究生。
如果跟着一个好导师,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会舒心很多;而如果跟着一个不好的导师,只会徒增很多烦恼:各种克扣津贴,各种安排杂活,拖着不让毕业...... 这些都会让本就举步维艰的科研生涯更雪上加霜。
遗憾的是,上文提及的这些神仙导师,似乎永远只存在于别人家。
2019 年,Nature 杂志曾发布过一项全球博士生生存状况报告,对来自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领域的 6800 多名博士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他们的研究报告,体现了对年轻科研者的重要关怀,研究的结论同样让人十分忧虑。
在师生关系满意度一项中,有着近 4 成的博士生对自己的师生关系不满意,其中更是有 22% 的受访者声称,如果可以重新开始,他们会选择更换导师。
更扎心的是,在全球博士生师生关系满意度整体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国博士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夹在「一般」到「有点满意」之间,隐隐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有受访者无奈地表示博士生的处境很困难,「导师一权独揽的问题太严重了,能够决定学生的读博年限,学生根本无选择权。」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在内卷愈发严重的当下,博士生们都扑倒于论文的泥潭中无法抽身,抑郁和焦虑仿佛成了这个群体的通病。这时如果能有一个真诚、可爱的人愿意拉他们一把,或许是科研路上最大的幸福了吧。
真心希望这些宝藏教授能再多一些~
参考资料:
1.https://matome.eternalcollegest.com/post-2159230980960065201
2.https://twitter.com/MarsRT4/status/1548272110920798208/
3.https://www.wrhi.iir.titech.ac.jp/en/people/hara-michikazu/
4.《4次被误认为恐怖分子逮捕,日本教授硬核人生惊呆网友:柯南在身边?》,量子位,2022-07-29
5.《因简历太搞笑,南开教授火了:智商有限,太聪明的同学勿扰,曾获感动中国奖......》,生物学霸,2022-09-17
6.《博士生师生关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和文献分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2-04-18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