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药物可「终结」新冠?刷爆热搜的 Nature 最新研究到底是啥?

2022-12-08 12:56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EVEE
字体大小
- | +

近日,英国剑桥干细胞研究所等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Nature 发表了题为「FXR inhibition may protect from SARS-CoV-2 infection by reducing ACE2」的论文;


该研究显示,熊去氧胆酸(UDCA)可以通过影响 ACE2 受体的表达来帮助人们预防新冠的感染,并且因为药物作用的对象是人类细胞,还不会受到病毒变异的影响。

 

图片来源:知乎


不是「阻止病毒复制」,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受体来解决问题。用到的熊去氧胆酸(UDCA)还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胆结石的药物,而且早就过了专利期,可以快速,大量生产,副作用可控且成本很低。


确实是很新颖的研究,也难怪 Nature 甚至还没编辑排版就直接把手稿发出了。


图源:Nature


熊去氧胆酸概念今日也因此应运而生,并大幅上涨。



这项研究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关闭受体」?「预防新冠」?「终结疫情」?这种药物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项研究具体都说了些啥。



细胞实验:另辟蹊径,将关注对象聚焦于 ACE2 受体


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 S 蛋白)可以识别人类内的 ACE2 受体,并与之结合,从而打开入侵人体的大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到了 ACE2 受体上。


如果减少细胞上ACE2受体的表达,是不是能够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呢?


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先是将目光聚焦到了人体内 ACE2 受体的调控机制。他们创建了肺部、胆管及肠道等器官的类器官,成功地发现了一种叫做法尼醇 X 的受体蛋白(farnesoid X receptor,FXR)可以直接调控细胞表明 ACE2 受体的数量。


当研究人员们抑制 FXR 受体的表达之后,细胞表面的 ACE2 受体明显地变少了。

 

图片来源:Nature


到这里,研究的思路就很清晰了,确定了 FXR 受体和 ACE2 受体之间的调控关系,那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 FXR 受体的抑制剂。


FXR 受体也被称为胆汁酸受体,所以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着重研究了药物 z-guggulsterone(ZGG)和熊去氧胆酸(UDCA)的作用。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实发现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抑制了FXR受体后,细胞表明 ACE2 受体的表达,以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几率都相继减少,而且熊去氧胆酸起到的抑制效果会更加显著一些。


毫无疑问,以上细胞试验的结果确实表明,FXR 受体的抑制剂确实可以通过减少 ACE2 受体的表达来阻止新冠病毒对细胞的入侵。但理论上可行并不代表实际上就一定可行,对此,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动物试验和一些人体试验。



动物实验,离体器官,人体实验,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筛选的出的药物进行了动物实验,他们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给药,一组为对照组,然后将被新冠感染的小鼠分别与两组小鼠共同饲养,在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们的病毒载量。

 

图片来源:Nature


结果和大家预期的一样,通过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小鼠,它们体内的ACE2受体表达水平较低,并且不太可能被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感染。

 

图片来源:Nature


动物试验达到预期结果后,研究人员在人体的器官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他们通过体外循环来维持肺的器官功能,其中一半的肺被给予熊去氧胆酸,另外一半肺为对照组,它们都被暴露在新冠病毒下,但前者的 ACE2 受体表达的水平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水平也比较低。

 

图片来源:Nature


为了进一步确认熊去氧胆酸的效果,研究团队还招募了 8 名未感染新冠志愿者,结果表明,志愿者们在服用熊去氧胆酸后,鼻道中的 ACE2 表达水平有所下降。


最后,团队调取了过去的临床记录数据来分析熊去氧胆酸和新冠感染结果之间的可能相关性,数据显示,在 186 名感染了新冠的肝病患者中,155 人没有服用过熊去氧胆酸,31 人服用过熊去氧胆酸。


基于这些证据,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熊去氧胆酸可能成为我们对抗新冠的重要武器。


不少媒体也在报道中提到了「终结新冠的药」,虽然熊去氧胆酸不是新药,但其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更加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可以确认。


熊去氧胆酸



思路有价值, 但同样应该保持谨慎


毫无疑问,从基础科学的研究到真正的临床应用有着十分漫长的距离,但这项基于调节 ACE2 受体来预防新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思路。


大家都知道,疫苗的原理则是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记住病原体的模样,进而真正遇到病毒时,可以快速产生免疫反应,将病原体清除。以新冠病毒为例,常见的灭活疫苗其实就是将灭活,但保留了完整结构的新冠病毒注入体内,人体的免疫系统在识别的病毒的 S 蛋白后,会产生对应的抗体来清除病毒。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但新冠病毒能通过变异,来逃避疫苗产生的抗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免疫逃逸。病毒的变异无法控制,减少受体表达或许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是,ACE2 受体在体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许多器官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减少 ACE2 受体的表达对人体的影响需要妥当的考虑。



题图来源:知乎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