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设退出制度 千人专家该如何退出?

2014-08-20 23:10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汇报记者
字体大小
- | +

为国家引进大批学者的“***”,将首次设立退出制度。近日,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家“***”入选专家退出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到期未完成合同要求的可以被劝退,有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行为的可以被取消资格。

“***”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从2008年开始实施,是目前我国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战略工程。

新下发的《意见》明确了“***”专家的三种退出形式:一是主动退出,即专家本人提出放弃入选资格;二是劝退,对未按期到岗工作或在岗时间未达到工作合同规定要求的,用人单位进行劝退;三是取消入选资格,对弄虚作假骗取入选资格的,或违反职业道德、学术不端,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取消入选资格。

入选专家退出后,不再保留相应的工作生活待遇,获得的一次性补助和科研支持经费,视合同履行情况部分或全部收回。

实际上,在《意见》下发之后,本月初,各省市组织部门还收到中组部下发的《关于核实“***”入选专家到岗情况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前九批“***”入选专家到岗在岗情况进行摸底。摸底完成后,相关部门需提交摸底情况报告及统计表,说明本地(本单位)入选专家总数、实际到岗、未到岗、到岗时间不足等情况,提出下一步处理建议。

通知还要求抓紧报备第十批“***”入选专家到岗情况,统计摸底入选国家“***”的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的情况。

“实施‘***’,本来的考虑是引进一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但实施几年后,‘***’引进学者的数量,就渐渐变成了很多地方、单位的政绩。”沪上一位高教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的遴选门槛一度非常高,而且对引进人才的工作时间有明确要求。一种是全职回国工作,一种是每年回国工作不少于6个月。

知名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就是2008年入选第一批“***”时全职回国的学者,这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引发不小的震动,连国外媒体都关注并解读过我国这一人才引进计划。

但几年实施下来,学术界对于这项人才引进项目也积淀了不少意见,个别单位在操作上遇到了棘手问题。比如,有的“***”学者涉嫌学术造假,也有的学者引进后未到岗,或者到岗时间和签约的工作时间不符。显然,对于这些明显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学者,需要有退出的机制设计。

据悉,中组部此次下发的《意见》,对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评审部门在专家的管理、服务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自实施以来,引进并重点支持了一批领军创新人才回国,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但在计划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YOCSEF)曾专门举办过“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的得失探讨”论坛,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

一位入选“***”,并且担任“***”专家,参与人才引进评审工作的学者告诉笔者,社会各方对这一项目的评价不太相同:来自主管部门、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结论是,“形成回国热潮,作用明显”;也有个别用人单位认为,“***”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一些“***”获得者对国内科研环境表示不满意。

讨论会公布的一组调查显示:“***”获得者中,49%的人认为国内“研究风气不好,把很多时间花在学术之外的 公关活动上”;45.9%的人反映“科研项目审批不透明,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现象;40.1%的人坦言,国内搞科研“人际关系太复杂,需要花大量时间处理”。

“***”之所以遇到了一些麻烦,原因可以归为几点:

第一,“***”获得者的学术位置难界定。在大部分学科,国内目前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学术队伍和生态体系,“***”的空降带来了“插队”的矛盾。

第二,“***”打破了我国现行科技体系的工资待遇,几倍、几十倍于本土教授的高薪和科研启动经费,使得“引进者”有时会被孤立。“***”的教授们在申请某些科技项目时,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现象。因为一些评审者认为,“***”的全职教授已经得到了巨额的启动经费,不再需要科研经费了。

此外,国内外科研申报体系以及研究角度的差异,也使得一些“***”的学者在课题申报方面,难与评审专家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除了一些“***”的获得者缺乏实力之外,体制差异、研究视角差异、社会交往差异等各个方面,也是造成一些人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这些都需要及时调整完善。一方面给引进的人才以主动退出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要在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比如可以实行“双轨制”,用人单位对“***”获得者与本土科研人员实行不同的评价考核标准,让他们按国际学术界的标准,潜心做原创性的工作,不和国内同行争项目;同时,对于各种“虚假引进”,不仅引进者要退出,用人单位也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值得提出的是,在“***”的引领示范作用下,各个省区市、各家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纷纷设立自己的各类“百人、千人、万人”引进计划,这些都是花了大价钱的投入,相应的退出机制也应该尽快生效。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