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示食用这类常见的膳食补充剂或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
2022 年 10 月 29 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lena Goun 团队在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A bioluminescent-based probe for in vivo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nicotinamide riboside uptake reveals a link between metastasis and NAD+ metabolism。该研究发现,一种维生素 B3 补充剂——烟酰胺核糖(NR),如果补充不当,反而会增加三阴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而且还可能导致癌症转移扩散到大脑。

「不老药」的神话
营养品,其定义为提供营养和医疗健康益处的基本食物成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在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其水平的降低与多种病理生理条件有关,包括因衰老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
人体内 NAD+ 的减少,与机体衰老息息相关。然而,由于 NAD+ 的生物利用度差和严重的副作用,其在临床医疗领域并未大范围使用。
于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烟酰胺核糖(NR),它是牛奶、酵母和啤酒中发现的一种维生素 B3,是目前研究最多的 NAD+前体之一,同时它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通过补充 NR 可以让 NAD+水平升高,进而对代谢、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带来益处,具有强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尽管烟酰胺核糖被认为具有诸多益处,但由于缺乏非侵入性的体内成像工具,人们对不同细胞和组织摄取烟酰胺核糖的方式与浓度数量仍处于未知状态。
为了打破人们对这一了解的局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生物发光 NR 摄取探针(BiNR),用于体外和体内 NR 摄取的无创纵向成像。这项技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实时量化 NR 水平,NR 的存在以光线亮度表示,光线越亮,则表示 NR 的浓度越高。
此外,为了使 BiNR 探针能够运用于临床样本,研究者还优化了检测方法,可以在不需要转染荧光素酶基因的情况下监测 NR 通量,使 BiNR 探针可以应用于临床样本。

烟酰胺核糖在癌症发展和扩散中的作用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 Elena Goun 教授的父亲在被诊断出结肠癌后仅三个月就去世了。自此,Goun 以寻求对癌症代谢或癌症在体内扩散的能量的更好科学理解。由于 NR 是一种已知的补充剂,可以帮助提高细胞能量水平,而癌细胞通过增加的新陈代谢来补充这种能量,因此 Goun 想要研究 NR 在癌症发展和扩散中的作用。
通过使用 BiNR 探针,研究人员对四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luc、MDA-MB-468-luc、MCF-7-luc 和 BT-20-luc)的烟酰胺核糖摄取进行了量化,并发现一种高侵略性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对于烟酰胺核糖的摄取率最高。
接下来,他们 MDA-MB-231 异种移植肿瘤利用小鼠模型,探索烟酰胺核糖是否会增加癌症发病和转移。令人惊讶的是,研究结果显示,烟酰胺核糖的补充会导致小鼠的三阴乳腺癌的患病率和大脑转移率明显增加。
其中,烟酰胺核糖补充组的 10 只小鼠中有 7 只形成了可检测的肿瘤(70%),在对照组仅有 55% 小鼠患有肿瘤,这一数据表明补充 NR 让肿瘤患病率增加了 27%!
此外,添加 NR 还显著增加了脑转移的形成,在添加 NR 组的 11 只小鼠中有 9 只形成了多个转移(81.8%),而在对照组的 12 只小鼠中只有 3 只发现了转移(25%)。研究人员还测量了两组小鼠脑部区域的生物发光信号,观察到喂食富含 NR 饲料的小鼠的信号比对照组增加了 3.8 倍,反映了大脑中转移瘤的数量。
综上,这些数据表明,添加 NR 会导致癌症患病率显著增高,并促进癌症的脑转移。

Elena Goun 教授推测,考虑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作用是增加细胞能量、促进修复和延缓衰老,如果人体内已经出现癌细胞,对部分癌症患者补充 NAD+及其前体物质则可能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令癌细胞会长得更快、癌症转移得更为迅速。
尽管本研究只涵盖了小鼠癌症模型,补充烟酰胺核糖是否会促进人体的肿瘤发生和转移尚待进一步研究,但这一结果强调了 NR 等膳食补充剂用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之前应仔细调查其潜在副作用的重要性,并要从个性化医疗的角度来看待它。
参考文献:Maric T, Bazhin A, Khodakivskyi P, et al. A bioluminescent-based probe for in vivo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nicotinamide riboside uptake reveals a link between metastasis and NAD+ metabolism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Oct 29]. Biosens Bioelectron. 2022;220:114826. doi:10.1016/j.bios.2022.114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