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 年 4 月 12 日,一个 57 岁的干瘦老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然而他的身边没有亲友哭别,也没有牧师安魂。
满屋子除了杂乱的论文手稿,只有一堆堆石头和骨头。
然而老头并不罢休,用一辈子的暴躁脾气发起最后的挑战:等我死了,挖出来我的颅骨,我倒要看看,咱们两个谁才是强者?这位老人是谁,他临死都要斗到底的仇人,又是谁?
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标本
1840 年,美国费城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的名字叫爱德华·德林克·科普 Edward Drinker Cope 。随着年岁见长,科普流连于各种博物馆和动物园,逐渐展现出对动物的兴趣。

然而家里老父亲只希望他当一个朴实无华且枯燥的有钱人,大手一挥为他买下了一座农场,勒令 15 岁的科普退学回家干农活。
自由的心是关不住的,对科学的爱是剿不灭的,科普绝不是认输的人,他在家里硬是一边给自然神学院当兼职一边自学进行动物分类的学习,在 19 岁那年独立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论文。
老父亲看儿子如此要强,只得同意送他去他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当时的古生物学大牛约瑟夫·雷迪 Joseph Leidy。
科普做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且十分要强,比如为了学习德语和法语请了教师。
可是钱不够怎么办,直接写信:「爹,我是科普,我要学习!打钱!」
好在科普实在是学术上的天才,研究上如鱼得水。

1863 年冬天,科普前往在欧洲游学,这一年在柏林,23 岁的科普遇到了 32 岁的奥瑟尼尔·查尔斯·马什 Othniel Charles Marsh 。

两个在外游历的年轻人一见如故:一样都是美国人,一样研究古生物,一样认识雷迪老师,甚至和自己一样没妈。(不是玩笑,两个人都是三岁左右失去了亲生母亲)
科普刚到柏林人生地不熟,欣喜于认识了这么一个好大哥;知心好大哥马什正在柏林大学读书,带着小老乡在柏林好生玩了一圈,一日看尽柏林花。
虽是倾盖,却相谈甚欢。后来陆续回国,仍然保持通信,交换论文手稿、分享化石和照片。
两个人关系之好,以至于互相用对方名字命名新发现的古生物物种(科普命名了 Colosteus marshii,Marsh 命名了 Mosasaurus copeanus)。
这里需要说一下,科学家发现新物种的时候有权随意命名,只要名称符合学术规范。其中使用人名的时候大多是为了致敬其他人物,发现者很少用自己的名字。
比如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条恐龙,叫许氏禄丰龙,是杨锺健老先生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 Friedrich von Huene 命名为许氏。今人敬前人,前人敬古人。

总之,科学家用某人名字命名物种,真的是给对方莫大的荣耀。
加之物种的拉丁名全世界通用,且几乎无法更改,但凡你把一个人写进物种名,基本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和对方的感情刻进了时间里,永彰世人,代代流传。 科普用自己好大哥名字写进物种名的时候不会想到,这距离自己和马什之间的开战,只剩下一年时间了。
而这一仗一打就是几十年。
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1868 年,马什来拜访科普,科普则带着马什来到自己的矿坑参观,兴致勃勃地介绍:兄弟我这两年一直在这个采石场回收化石,收获颇丰,今天带你开开眼。
马什当面没说什么,但是和科普分开后秘密返回,找到矿场老板并且表示:矿坑里的化石,他科普出多少钱,我马什出双倍!
矿场老板当即表示:你把我当什么人了,科普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得加钱!

科普又不是傻子,发现矿场运来的化石标本怎么越来越少了,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才知道,在背后捅刀子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大哥马什。
这个马什,那可不是一般人呐。
科普机警,马什谨慎;科普暴躁,马什傲慢;科普勇狠,马什圆滑;科普自学成才,马什读双学位;科普工作勤奋发论文速度奇快,一年能发几十篇,马什写论文简洁明了朗朗上口,读过的人交口称赞。
科普有钱,马什更有钱。
马什的舅舅是创立了 JP 摩根集团的超级富豪乔治·皮博迪 George Peabody,皮博迪一辈子未婚未育,对这个外甥视若己出。

科普的老爹一辈子辛辛苦苦,去世地时候给科普留下了 25 万美元。
皮博迪为了让马什有稳定工作,随随便便一掏就是 15 万美元建了一个博物馆(耶鲁大学的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好外甥你去当馆长吧。

更何况,马什精于人情世故,深谙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打不过你怎么办,摇人呗。
由于长袖善舞和财富加持,马什对人际关系的玩弄和利用贯穿了他的一生。
这件事情发生后不久的 1868 年 3 月,科普用新收到的化石,匆匆忙忙组装出一种新的蛇颈龙,脖子短尾巴长,命名为了「薄片龙」并发表在了学术期刊上。
当马什看到薄片龙的成果后嗤之以鼻:小老弟啊,你还是太嫩了,你看你的组装前后不分,你把脑袋放到了尾椎骨上,把颈椎当成了尾椎。
科普听言也是勃然大怒,和马什之间爆发了激烈争吵。

两个人争执不下,马什立即开始摇人,找来了科普的老师,雷迪。
雷迪老师过来围着骨头架子转了两圈,瞧了瞧看了看,把科普骨架上的脑袋拆下来放到了骨架另一端。
科普固然聪明,但是太粗心太急躁了。

此时的科普大惊失色,一方面是自己真的错了,论文都发了;更重要的是指出自己错了的人是马什。
谁都可以说我错了,只有你马什不行!
科普并不认错,反而开始了自己的骚操作:花钱雇人把所有发表了自己学术论文的期刊全部买了下来。
在宇宙中,你再快都有比你更快的,不仅有人手里有科普没来得及买下来的期刊,雷迪也在一次学术报告上把这件事捅了出来。
尤其是马什写信给科普阴阳怪气:哎呀~ 听说你发现的什么叫「薄片龙」,我看应该叫「扭曲龙」吧,脑袋都扭到屁股上了。
至此,两个人彻底决裂。
Bone War
马什指出错误是坚持科研纯洁性吗?马什组装的骨架也有过错误,马什知道得清清楚楚,他早就已经发现自己错了,但就是不改,组装好的骨架就放在自家博物馆里面一直放到 1981 年才纠正过来。
马什指出错科普的错误是只针对他吗?
马什、科普和雷迪三个人之间常年互相攻讦,攻击批评的文章满天飞,雷迪甚至因为扛不住轮番攻击直接躺平弃疗了。

不过既然撕破了脸皮,那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
马什阻挠科普的化石挖掘,科普就给对方的化石里偷偷掺入其它物种化石做迷惑。
科普对自己的矿坑守口如瓶,马什就故意散布错的消息误导对方。
马什雇人在科普的矿坑接二连三搞盗窃,科普直接收买马什的司机,把本该给马什的化石拉到自己家。
科普开掘过的矿坑,能拿走的尽数拿走,挖不走的直接炸毁防止对手捡漏。马什开掘完的矿坑,走的时候埋上炸药,等的就是科普自己送上门。

手下雇佣的工人也是大显神通,一仆二主阴阳人,双面间谍无间道。
他们带领的研究生甚至直接在矿场互相丢石头开战,不仅研究的课题是史前,连个人行为和打架方式也回到了史前。

总的算起来,这两个人毁掉的化石比他们挖出来的还多得多,穿越亿万斯年才形成的、无比珍贵的化石,说没就没了。
这些缺德事情,放十个电子木鱼也拯救不了他们的功德。
随着斗争的加剧,二人势同水火的关系更是积重难返,科普甚至用「Cope」和「hater」的组合命名了一个物种,Anisonchus cophater。
当年把对方姓名和学术友谊刻录到物种名的朋友,现如今却把名字和仇恨绑上石头和铁链,丢入无尽的时间长河。
时间来到 19 世纪 80 年代,手眼通天的马什不仅出任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还成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古生物学家和调查负责人,调查局局长约翰·卫斯理·鲍威尔 John Wesley Powell 更是马什的好朋友。

一方面,在马什的怂恿下鲍威尔要求科普上交和地质调查局一起科考时候挖掘的化石,科普大怒:挖掘化石的时候的确是我和地质调查局一起的,问题是买化石的钱是我出的!你空手套白狼几个意思?
另一方面马什动用自己的关系,停掉了科普的科研经费。
在马什看来:化石材料、科研经费、政府人脉、学术派系现在都在我这边,你拿什么和我斗?你不过是个为了科研不要命的中年做题家、二愣子卷王。这一局飞龙骑脸,我还怎么输?

从 1885 年以来,科普一直详细记录马什和鲍威尔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从科学错误到出版错误,从学术剽窃到压榨学生,从财务问题到人事阴谋,全部写在一本日记里,就放在办公桌底部的抽屉里。然后笔记本到了报社手里。

两人的在舆论场的境地顿时烈火烹油一般,最终马什被撤职调查,科普也丢掉了教职,两个人几乎失去了所有,一如几十年前在欧洲相遇的那两个年轻人。
然而旷日持久的化石争夺战争早就消耗光了两个人各自的家产。
科普穷困潦倒,开始售卖自己的化石,这可是千辛万苦抢来的化石,现在却要被迫卖掉。
马什也好不到哪儿去,舅舅分给的遗产已经花光,房子也早已抵押出去,甚至低头乞求耶鲁大学施舍工资。
1897 年,科普已经病入膏肓,朋友和同事都来探望他,即使在发烧的情况下,科普也在床上做了人生最后一次学术报告。
他病榻旁边的,是一箱箱巧取豪夺而来的化石,其中很多化石,压根没开箱……

好胜心让他每年发表论文 43 篇,一生发表论文 1400 篇(迄今为止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之一);好胜心让他不承认自己的学术错误;好胜心让他晚年想要献出自己的头颅骨,希望能证明自己比马什更聪明(当时认为脑容量与智商有关系,而科普希望科学界能测量他的脑袋,与马什的脑袋比较谁比较聪明,马什拒绝了)
成也固执,败也固执。

1897 年 4 月12日,科普去世,两年后,马什去世。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Wesley_Powe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Peabody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1/26/031891678.shtml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asmosaurus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928204747/http://www.wyomingtalesandtrails.com/bonewars2.htmlhttp://www.nasonline.org/about-nas/history/highlights/othniel-charles-marsh.htmlhttps://en.wikipedia.org/wiki/Othniel_Charles_Marsh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ne_Wars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Drinker_Cope#cite_note-lanham-64-17https://zh.wikipedia.org/zh-sg/%E5%8C%96%E7%9F%B3%E6%88%B0%E7%88%AD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Leidy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