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是基于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转染,表达,最终以检测相应因子和其靶基因结合的一套研究方案,适用于多种应用方向。
包括启动子结构分析、活性分析;miRNA 与靶基因的靶向互作研究;转录因子与启动子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等。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各大高分期刊上: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结合 RNA-FISH、RIP、RNA pull down、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确定基于抗增殖、抗细胞周期进展和促凋亡的功能,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作者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与 ChIP 实验的联用,以验证 FOXM1 与 PHB2 启动子的结合。
在了解应用思路后,很多同学还想了解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原理与实验流程有哪些?该研究还适用于哪些领域?如何将它用到自己的课题里?
11 月 29 日 15:00~16:00,丁香园特邀汉恒生物高级技术支持肖廷,给大家带来「从原理到应用,教你做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主题课程。从原理入手,为大家剖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经典应用及案例。上述问题将在直播中得到详细解答。让你不再为课题思路平庸、实验重复性低而头疼。
扫码立即报名直播
带你吃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报名前 20 名可领精美 U 盘
更有机会参与直播间抽奖


通过这次线上直播课你将获得:
1 小时掌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在本次直播中,汉恒生物高级技术支持肖廷老师,将针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展开介绍。主要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原理,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讲解,并结合具体研究案例进行分析。
1 小时干货内容满满,让你快速 get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汲取经验,将实验应用到自己的课题里
关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的痛点,相信很多小伙伴也一定深有体会。如载体的选择、靶点的预测、靶基因作用位置、结果分析难等。还有些更加细节的问题例如:荧光值过高/过低、转染效率低、复孔重复性差等。
在本次直播中,肖廷老师将从实际应用出发,分享实验中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带你查缺补漏,数据更优。
看双荧光素酶实验如何助力科学研究,get 最新的科研趋势!干货满满,快来报名直播,现场还有一对一答疑环节,行业大咖解决你的专属科研问题。报名前 20 名可领精美 U 盘,更有机会参与直播间抽奖!

内容策划:那雪妍
内容审核:朱晓芳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Chen X, Liu Y, Yang Z, et al. LINC01234 promotes multiple myeloma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 miR-124-3p/GRB2 axis. Am J Transl Res. 2019;11(10):6600-6618.
[2]. Xiang X, Fu Y, Zhao K, et al. Cellular senesce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duced by a long non-coding RNA-encoded peptide PINT87aa by blocking FOXM1-mediated PHB2. Theranostics. 2021;11(10):4929-4944.
不要犹豫,点击【阅读原文】赶快报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