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不导,学生不学」——师生情谊该何去何从?

2022-10-30 18:00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yanger
字体大小
- | +

近日,一则「硕导长途跋涉送我去读博」的事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人在评论区纷纷感叹神仙师生情,对该研究生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也再次将导师和研究生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带入大家的视野。


一直以来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都很微妙,属于「剪不断,理还乱」的那种,两者之间仿佛有着一种奇怪的作用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好导师经常吐槽自己遇到不学无术的学生,好学生又经常抱怨自己遇到只会画大饼的导师,所以这种师生关系的矛盾从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吗?
神仙导师只能是别人家的?
图片来源:百度

研究生视角:神仙导师都一样,而其他导师……
首先,从学生方入手:我们读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导师指导学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顺利拿到毕业证,然后该读博读博,该找工作找工作,大团圆结局啦。
当然,只要读过研究生就知道,现实并不会按照剧本发展,甚至还会给你开个玩笑,比如你想要个纯学术型导师,却给了你一个老板型导师。
这两类导师可天差地别了,例如:
做课题的时候,学术型导师会坚持以身作则,而老板型导师会指手画脚;
学生犯错的时候,学术型导师会允许犯错,耐心引导,吸取教训,而老板型导师会责骂,否定学生,甚至威胁和恐吓,导致学生畏手畏脚;
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未知的领域,学术型导师会谦虚谨慎,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我,而老板型导师会凭经验盲目自信,持续画大饼,出了问题先甩锅再说……
毋庸置疑,导师在年龄,经历,学识,经验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作为学生,最起码的尊重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人品和学历还真并不完全成正比,所以才会经常有各类「导师压榨研究生干私活」、「导师要求研究生延毕致其抑郁」 的层出不穷的事件报道。
如果导师并不是把学生当人才来培养,而是当成工具来使用,疯狂榨取学生的剩余劳动力来装饰自己的学术门面,那就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放心,早迟都会炸的。
当然,以上是属于疯狂 push 型的,还有一类导师属于「完全不导型」的。
考虑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导师把心思都花在自己的私活上了,当然没时间没精力管你;另一种是导师自身能力比较欠缺,想管你但无能为力,但这两种其实结局都一样,就是从入学到毕业,全程放羊式管理,只提供机会,不提供帮助。
对于在本科时期就培养了系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的研究生而言,当然很爽啦,在学术圈放飞自我,自由翱翔,默默努力哪天做出个成果还能惊艳导师。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对于那些科研基础不扎实的研究生(不吹不黑,比如笔者这种),真的需要导师多费些心思,给个方向或者指条明路都好。养成系的快乐,导师您真的不想体验一下吗?

导师视角:自己招的学生,哭着也要带完
毕竟各大社交平台还是年轻人的主场,学术战场才是导师们的阵地,所以尽管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吐槽导师,但实际上神仙导师也有遇到过各种搞不定的学生。
例如以下几类学生就是导师们的雷区:
死读书型:这类学生尽管已经到读到研究生了,却还是没有从以前义务教育的固有思维里跳脱出来。需要明确的是做科研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的,需要主动学习和举一反三,想让导师一口一口喂饭吃,真的不现实。
自以为是型:这类学生属于半罐水响叮当,放在哪里其实都不受欢迎,一般导师都愿意和你进行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但是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不是非要让你的观点凌驾于导师之上。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有朝一日你成为大牛,可以,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钻牛角尖型:这类学生是导师的噩梦,固执起来可以让导师崩溃。其实有些问题并不是一直坚持就能解决的,比如一个实验你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都不能出结果,你还觉得是自己操作的问题,这合理吗?
如果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走到头也不会是你理想的彼岸。
无所事事型:这类学生可能来读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混个研究生证,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啊,谁不想要。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哪怕以后不想做科研,也得为找工作做准备啊,整天游手好闲,却做出一副超脱的样子,其实也是要不得的。
到毕业的那一天看到别人履历上满满当当,自己却写不上几个字,那种扎心是无法言说的,人世间的遗憾莫过于此。
但值得一提的是导师和学生面对同样问题时不一样角度和处理方法,例如很多学生觉得导师不好就想立刻,马上,riht now 换导师(能不能换又是另一回事儿哈)。
而很多导师都会觉得自己招的学生,哪怕哭着也要带完,能带出来还觉得成就感满满。所以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彼此都能稍微释怀一点?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划重点,导师和研究生向来都不是敌对关系,在大环境的影响和舆论的渲染下,大家对彼此的误解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却在逐步激化。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使使得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就是个导师需要学生协助做科研,学生需要导师引导做科研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而已。
因此只有创造良好的科研大环境,正确引导风向,才能从本质上改善师生关系。
神仙师生情,他有,你也行!
题图来源:自制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