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也被称为是“美国的诺贝尔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9月29日,2022年拉斯克奖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2016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卢煜明因产前无创DNA技术获得“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O. Hynes、伯纳姆·普雷比医学发现研究所的Erkki Ruoslahti以及波士顿儿童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的Timothy A. Springer因在“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粘附的介质——整合素”方面的工作获得“2022年拉斯克基础科学奖”。
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劳伦·加德纳(Lauren Gardner)则因率先开发出新冠肺炎数据地图而获得“2022年拉斯克公共服务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屠呦呦也获得了拉斯克奖,数年后便摘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期待华人学者下一个诺奖不久就会出现。

01
拉斯克奖被誉为“美国人的诺贝尔奖”
2022年9月29日,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揭晓。

整合素领域的三位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O. Hynes、伯纳姆·普雷比医学发现研究所的Erkki Ruoslahti以及波士顿儿童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的Timothy A. Springer获得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和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粘附的蛋白分子。

无创产前DNA技术发明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事实上,国内学界对卢煜明的了解,恐怕主要是源于2016年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当时媒体曾详细介绍他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根据人体血液中的游离DNA来进行癌症早筛、器官移植等新的应用。期待不久的将来,卢教授凭借这一技术摘得诺奖桂冠。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劳伦·加德纳(Lauren Gardner)获得拉斯克公共服务奖。
疫情三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情数据地图恐怕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地图之一。
02
血浆游离DNA技术带来的医学突破
每年,美国约有1/800的婴儿出生时患有唐氏综合症。这种情况是由于21号染色体的额外拷贝,羊膜穿刺术和绒毛膜取样等测试,可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但这些方法需要对胎儿组织进行侵入性取样。孕妇的年龄与唐氏综合征婴儿的发生几率密切相关。30岁后,生育唐氏综合征婴儿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因此如何更方便地对那些怀唐氏综合症婴儿风险低的女性进行筛查显得非常重要,无创产前DNA技术由于没有侵入性,因此大有用武之地。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科学家就梦想着从孕妇血液中获取胎儿细胞,从而在不影响妊娠的情况下,对胎儿的基因组成进行初步了解。
上世纪80年代,卢煜明当时还是一名医学院学生,他就对这方面感兴趣。1996年,在一项研究中,卢煜明在血浆中发现了肿瘤DNA,他认为,胎儿与肿瘤有相似之处,如果癌症能够将遗传物质释放到血液中,那么胎儿也可以。1998年,卢煜明检测了Rh阴性孕妇的胎儿DNA。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诊断由单基因缺陷、囊性纤维化和β地中海贫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荣获拉斯克奖的华人学者
截止目前,仅有5名华人学者获得这一奖项(见如下附图)。
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科学界对她在青蒿素这一领域工作的认识,为日后诺贝尔委员会“指明”了方向,最终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化学奖,成为中国本土科学家接连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第一人”。

获得拉斯克奖的5名华人学者名单如下:

04
拉斯克奖的评选流程
拉斯克奖获得者由来自各国的杰出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评选过程被认为是公平、预知、正直的典范。

第二,候选人参选资料需要大量的实质性证明材料。这样候选人必须花费相当的时间和努力去准备,从而保证候选人认为参选是物有所值。
第三,组织专门的国际评判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评判。核心的高级评判委员会慎重遴选25名多学科的杰出科学家组成评委会,从而保证专业协会尊重评委会的决定。
第四,评审过程保持系统、详尽和公平。例如,候选人收到的提名通知一般要由每一位评委仔细审核,保证评委能承认他们的选择。
第五,评委们对评审过程严格保密,保证评委们在评议时保持公正。
第六,如果达不到评奖的标准,评选委员会将不会给出奖励,这利于基金会评委们作出公正的决定。评选结果将于9月公布。
拉斯克基金会每年9月公布获奖者名单,在当月底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获奖者将收到奖金、获奖证书和一个刻名的象征战胜疾病和死亡的萨莫色雷斯有翅胜利女神像。

拉斯克医学奖简介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医学研究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有“美国诺贝尔奖”的美称。
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到数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拉斯克医学奖也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进展的一部编年史。
参考资料
1.https://laskerfoundation.org/2.Lasker Award - Wikipedia3.众望所归!2021拉斯克奖揭晓,两位mRNA先驱摘得桂冠,光遗传学也获奖了. 深究科学.4.Albert Lasker - Wikipedia5.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概览. 朱安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