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科研人」评选结果公布,才看到第一张就绷不住了

2022-07-15 17:37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Eco & Geo
字体大小
- | +
本次评选活动由公众号《生态与地理速报》主办
「最苦科研人」照片评选活动圆满收官!

在 30 个精彩作品中,共收到 8255 张投票,评选出最苦的 17 个作品。
投票并不是比惨,我们的初心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科研人的不易,看到一篇篇 paper 后面付出的真心与汗水,看到他人的坚持与付出,忆苦思甜,珍惜当下。
我们的征途是行程与大海!
祝愿大家科研路上吃的苦都能转化为丰硕的成果!


今年最苦的科研人分别是:


一等奖(1名):珠峰净土前哨

二等奖(2名):草学试验基地科研工作者、突遇冰雹的高原科研工作者

三等奖(3名):向沙漠进发、沙漠科考人的一天、“全能”的科研工作者

辛苦奖(11名):青藏高原上的苦行僧、烈日下黄土高原上的科研工作者、森林调查途中的科研工作者、稻田守望者、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科研工作者、满负重穿梭在秋天的森林里、挖即即挖、滨海湿地科研人、汗水、托举凋落物、雪地里的师大人



获奖作品回顾:


一等奖
珠峰净土前哨
简介: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南亚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进入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科研工作者前往珠峰海拔 6300 米极寒冰峰之间,架设采样系统探究跨境污染物传输,做西藏净土哨兵,守护高原蓝天。在海拔 6300 米工作不到一周,「洗心革面,判若两人」
作者: 殷秀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二等奖
01 草学试验基地科研工作者

简介: 冬闲田翻耕以备雨季来临后种子直播建坪,罗钦同学不辞劳苦地用旋耕机耙地,双手老茧水泡全破,仍义无反顾把地耕完,风中泥土气息与额头汗水相互交织,只为心中那一丝草业情怀,小草大业,指日可待。
作者: 沈良英

02 突遇冰雹的高原科研工作者
简介: 青藏高原地区天气多变,课题组成员出野外突遇大冰雹,但仍坚持完成采样工作。
作者: 秦瑞敏

三等奖
01 向沙漠进发
简介: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对约40万亩的沙漠进行植被调查,每天都要翻越无数沙丘,而在沙漠中行走异常困难,采样设备的重量使我们每走一步会陷进去的更深,使前进更加困难。
作者苏洪烨

02 沙漠科考人的一天
简介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也是与黄河亲密握手的沙漠。近年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科研团队对其进行科学考察,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的科学数据。科考人的一天,是艰辛的一天,是快乐的一天,也是充实的一天。
作者高君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03 「全能」的科研工作者
简介: 团队中的科研者夏天不怕蚊虫,冬天不惧风雪,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不畏艰难,就为采样
作者: 胖胖

辛苦奖


01 青藏高原上的苦行僧
简介: 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用土钻取土,由于海拔太高,八月份的青藏高原气温很低,队友身着厚厚的棉服、棉帽、雨衣、手套,克服高原反应,吃力的工作着
作者: 上官狗蛋

02 烈日下黄土高原上的科研工作者
简介: 晴天上午是测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需要将几十斤的仪器搬上山,组装起来后,顶着太阳一直测到中午,最难的是为了不伤害叶子,需要抱着测量头固定动作,就像在烈日下做瑜伽,时不时夹杂着负重前行,想想那感觉如在昨日。图示正在记录测量数据
作者聂争飞

03 森林调查途中的科研工作者
简介在吉林省蛟河林业试验区,去调查样地会经过一座又窄又滑的独木桥,桥下是湍急的溪流。然而,经过每年 100 余天的外业经历,师弟已经能够熟练地提着 30 多斤的实验仪器飞奔过独木桥了
作者乔雪涛 (图中人物:吴兆飞

04 稻田守望者
简介: 忙碌了一天,原本皮肤白皙的郑博士顶着晒伤的额头坐在水天边的水泥石管上休息片刻,眼神里虽有疲惫,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 炸毛胖飞


0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科研工作者 
简介: 苦不苦 想想挖坑六米五  累不累 想想黄土地上睡
作者: 曾奕

06 满负重穿梭在秋天的森林里
简介: 采集完一天的土壤样品后,40L 的登山包和 60cm 长的编制袋都装满了,大约 80 斤,天快黑了,必须在一小时内将样品运送到森林边缘,冲!
作者张梦旭

07 挖即即挖
简介: 川西野外土壤取样,行走于深山峡谷,面朝黄土背朝天,挖完几天的土后师兄终于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但骂骂咧咧背回来的土样还是逃不过繁琐的实验室测量……
作者小徐同学

08 滨海湿地科研人
简介: 当时潮水刚退,我们下滩涂采样,由于潮滩太陷,走一步就得用手拔一次水裤,记录数据的女同学只能用双腿爬到样地那,这样才能保证较为干净的双手封样品袋和记录调查数据。
作者: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熊静

09 汗水
简介长三角城郊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和老师、师兄和师弟们在四十几度的天气里挖土壤剖面,采集土样,挥汗如雨,每一滴汗水都变得有意义!
作者慕梓


10 托举凋落物
简介: 在福建长汀样地由于坡度很陡,师姐不甚摔倒但仍不忘把凋落物高高举起,保护我方凋落物!
作者科研成果转换器

11 雪地里的师大人
简介: 2022 年 1 月,内蒙太仆寺旗最低温度达 -33 摄氏度,劳工手套摘下来 5 秒钟手就冻僵了。组里的师兄和同学正在认真检测仪器。
作者: 黄奕钦


题图:自制

嗨~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一直在征稿: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细指南


我们还悄悄上线了「树洞」栏目,困扰,爆料,心事或者有趣的分享欢迎向我们砸来~


后台回复「树洞」,即可开始分享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