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有个火了好多年的「明星」外泌体,它覆盖领域超广,涉足基础到临床各项研究,成了国自然、高分 SCI 的宠儿。
今年外泌体热度依旧不减,国自然中标数量 430 位居第四;外泌体方向的 SCI 发表两千余篇,10 分以上文章占比超过 11 %,也就是说每发十篇 SCI 就有一篇破 10 分。
如果你正愁申请国自然没头绪、或者想给自己的 SCI 的加加分,可以试试研究外泌体。
|究竟什么是外泌体?
|如何把它设计到课题中来?
|如何结合临床并发表高分论文?
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今天这篇内容来自【丁香实验-外泌体宝典】专题,每周更新外泌体干货内容,建议提前收藏。
被细胞抛弃的「小垃圾」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 30~150 nm 的小囊泡,主要在血液、尿液、脑脊液、唾液、乳汁、胆汁等各种体液中,曾被科研人认为是被细胞抛弃的「小垃圾」。

后来被证实具有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纤维化、提高组织修复潜力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由于特殊结构和功能突出,使得它成为近年来最有潜力的科研「明星」。外泌体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寻找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实现靶向给药。
其中前两点是科研中常用「套路」,针对寻找分子标志物(例如核酸),通常的研究思路如下:

针对疾病机制研究,常见的研究思路如下(以外泌体 miRNA 为例):

外泌体实验三步走
外泌体的实验包括:提取、纯化、鉴定这三步,每一步都有 2~3 种不同方法,大家可根据所在实验室的条件进行选择。
第一步:外泌体的提取
外泌体的样本来源主要有细胞培养上清、血清/血浆、尿液、腹水、乳汁、脑脊液、唾液、滑液等,其中细胞培养上清、血清/血浆、尿液是最常见的来源。
第二步:外泌体的分离纯化
外泌体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超速离心、过滤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免疫磁珠和商用试剂盒。
我们以外泌体纯化和分析之磁珠分选法为例,看看具体的操作如何?👉 点此查看:外泌体纯化和分析之磁珠分选法
第三步:外泌体的鉴定
外泌体鉴定是进一步研究外泌体功能和机制的工作基础。目前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形态学观察、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进行粒径和密度分析、用 WB 进行蛋白标志物的鉴定。
👉 点此查看外泌体鉴定电镜法👉 点此查看:外泌体鉴定之 NTA: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 点此查看:外泌体鉴定之 Western Blot 电泳
外泌体应用指南与高分案例
在了解外泌体的背景、基础实验、常用思路后,给大家分享几个研究应用中的案例,帮助大家更好的设计课题。
点击下方卡片查看具体解决方案👇👇👇



最后祝大家都能利用外泌体发高分论文!
想看更多实验方法、论文写作指导进入丁香实验小程序👇👇👇

审核专家:

内容策划:Olaf文章配图:丁香实验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