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 了 emo 了!
被生活捶打、为工作秃头、为身材焦虑,现代人真是日常 emo。这个时候,总有人轻飘飘来一句:「睡一觉就好了。」
这时候你你可能要反驳:睡一觉就能好?哪有这么容易!都说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不狂跑 8 公里、去 KTV 吼两嗓子哪能好起来?
你别不信!不开心睡一觉就好了,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Science》最新刊登的文章《Paradoxical somatodendritic decoupling supports cortical plasticity during REM sleep》报道: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清除。
研究概述
正常的睡眠包括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两个阶段。其中 REM 睡眠又被称为「梦的阶段」,此阶段多梦,并且梦境大多伴随强烈的情绪。
REM 睡眠通常被认为参与了生物体情绪记忆的巩固或遗忘,而具体机制不明。
本研究发现 REM 睡眠阶段,大脑神经元的树突活跃,而胞体沉默,呈现解耦联状态。而这一解偶联状态参与了小鼠恐惧记忆的消退,表明 REM 睡眠可能参与了大脑负面情绪的消退。
研究结果
REM 睡眠期间,神经元树突与胞体呈现解耦联状态
大脑神经元由胞体及其延伸部分(轴突和树突)组成。通常情况下,树突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入胞体、胞体再通过轴突将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REM 睡眠期间,锥体神经元胞体在树突被激活时并未被相应激活,而是保持沉默,呈现解耦连状态。
研究发现,与 NREM 睡眠或清醒状态相比,REM 睡眠期间的锥体神经元胞体的神经活动显著减少。在 REM 睡眠期间仅有 8% 的锥体神经元保持活跃,而在 NREM 睡眠或清醒时,分别有 31% 和 61% 的锥体神经元保持活跃。
然而,与胞体相比,锥体神经元的树突在 REM 睡眠期间高度活跃。并且与 NREM 睡眠或清醒状态相比,NREM 睡眠期间,锥体神经元树突的神经活动的空间传播更多。
REM 睡眠期间的锥体神经元胞体的神经活动减少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REM 睡眠期间的锥体神经元树突的神经活动活跃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为探究 REM 睡眠期间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活动兴奋/抑制的变化,研究人员对前额叶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活性进行了进一步检测。
结果发现小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介导了 REM 睡眠期间锥体神经元胞体的抑制,血管活性肠肽(VIP)中间神经元介导了锥体神经元树突的去抑制。
REM 睡眠中的体树突解耦参与了积极情绪强化和负面情绪消解
接着,研究人员在小鼠的听觉恐惧条件反射中对 VIP 或 PV 中间神经元进行了 REM 睡眠特异性光遗传学沉默,以评估 REM 睡眠中体树突解耦是否参与了情绪记忆的巩固和编码。
首先进行了小鼠条件性恐惧实验。
当所有小鼠都能区分安全(CS-)和危险(CS+)条件下的听觉刺激(CS),并且对 CS+的听觉刺激展现出危险防御反应之后,对实验组小鼠的 VIP 或 PV 神经元进行了 REM 睡眠期间的选择性沉默。
干预之后,再将小鼠暴露于 CS+和 CS-的听觉刺激,以测试小鼠关于听觉刺激的危险判别记忆是否保留。
研究发现与对照小鼠相比,参与树突去抑制的 VIP 沉默之后,小鼠无法区分 CS-与 CS+的听觉刺激,即恐惧记忆消退;而参与胞体抑制的 PV 沉默之后,小鼠则展现出对听觉刺激区分能力的增强,即恐惧记忆未消退或消退较少。
与小鼠行为学实验结果一致的是,膜片钳实验结果发现 VIP 沉默小鼠的 AMPA/NMDA 比率显着降低,意味着局部突触可塑性受到了抑制;而 PV 沉默小鼠的局部突触可塑性增加。
VIP 和 PV 中间神经元参与了 REM 睡眠期间的情绪记忆巩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论文通讯作者 Antoine Adamantidis 教授解释了这一现象:
「神经元树突的强烈活动,巩固和强化了生物体在危险和安全条件下产生的情绪记忆,而胞体的抑制作用则在 REM 睡眠期间阻止了这一强化作用。换句话说, REM 睡眠阻止了情绪的过度反应,帮助消解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
当面临危险时,动物体本能产生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可使其躲避危险和伤害,对动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但过度的负面情绪记忆,特别是对于人类,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病理状态。
而 REM 睡眠或可通过消解负面情绪以帮助生物体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
该研究发现是睡眠医学的重大突破,或许能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中的创伤性记忆的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靶标。
结语
充足良好的睡眠好处多多,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疲劳,还可以帮助消解负面情绪。下次 emo 时,不妨对自己说:「没事儿!睡一觉就好了!」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细指南

我们还悄悄上线了「树洞」栏目,困扰,爆料,心事或者有趣的分享欢迎向我们砸来~
后台回复「树洞」,即可开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