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救人最多的科学家,却因一篇造假论文,收到数不尽的死亡威胁

2022-05-30 20:0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我演戈多
字体大小
- | +

乙肝,曾是国人的梦魇。


1970 年至 1990 年,我国乙肝病毒大爆发,短短 20 年时间,就暴增了 8000 多万名乙肝病毒携带者。1992 年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每 10 个人里面就有大约 1 个人携带了乙肝病毒,占全球携带者总人数的 1/3,而在那个时候,如果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发展成了乙肝患者,大多都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最终面临的只有死亡。


在这黑暗的时刻,重组乙肝疫苗问世,默克公司于 1989 年 9 月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无偿转让给中国。1992 年我国首批儿童接种了乙肝疫苗,2005 年,我国儿童全部实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截止到 2022 年,我国有超过五亿人从这种疫苗中受益。


而乙肝疫苗的研发者,疫苗领域的传奇人物——莫里斯·希勒曼(Maurice Hilleman)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除了乙肝疫苗,他还研发了其他 40 多种疫苗,是历史上最多产的疫苗发明者


莫里斯·希勒曼(Maurice Hilleman)


今天常规疫苗接种计划中使用的十四种疫苗中的八种都出自于希勒曼之手,包括为人熟知的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脑膜炎、肺炎、甲肝疫苗。


据估计,希勒曼研发的疫苗每年至少拯救了 8 百万人的生命,这其中,就包括你和我。


醉心于科研的希勒曼,不爱功名利禄,一生隐姓埋名。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 病毒的共同发现者罗伯特·加洛(Robert Gallo)曾说:


「如果要说出一个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但却没有得到应有承认的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希勒曼。」



不幸的童年

 

1919 年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希勒曼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作为家中的第八个孩子,希勒曼的母亲在生下希勒曼两天后离世。疲于奔命以独自抚养八个孩子的父亲疲于奔命,按照母亲的遗愿,希勒曼被送到没有子嗣的叔叔家抚养。


拮据的生活让希勒曼不得不半工半读。万幸的是,叔叔的教育理念非常开放,充分发展了希勒曼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可真正促使希勒曼成功的,是不在希勒曼身边的生父。

 

童年希勒曼|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希勒曼的一生都在努力获得父亲的认可,正是这种父子之间的无形羁绊,让希勒曼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37 年,受到达尔文理念的影响,希勒曼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蒙大拿州立大学攻读化学与微生物学学位。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研究衣原体感染。

 

彼时医学界认为,作为性传播疾病的衣原体感染是一种病毒导致的疾病。但希勒曼在他的博士课题中,推翻了学术界的主流认知证明了衣原体是一种细菌,这意味着它可以被抗生素治疗。

 

希勒曼就这样打响了他在传染病领域的名号,一条通往学术界顶端的金光大道在他面前铺开。可希勒曼拒绝了这条路,毅然决然的去往医药企业。

 


施贵宝到默克

 

1944 年,博士毕业的希勒曼进入了现在百时美施贵宝(BMS)的前身-施贵宝工作。


希勒曼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研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该疫苗保护了二战后期参与太平洋战争的美军,希勒曼以此为契机,于 1948 年进入美国军方的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领导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在这里,希勒曼提出了「抗原漂移」的理论:他在流感病毒中发现,由于病毒基因组不断的突变,原本由感染或者疫苗构建起来的免疫力会慢慢失去作用。在新的毒株和旧毒株的差异足够大时,新的毒株就可以再次感染对旧毒株免疫的人群。

 

这个理论不仅构成了流感疫苗接种策略的基石,也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再次被证明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塑造了人类对大规模病毒流行的认知。


—————— 


1957 年,我国香港出现流感疫情。在其他人对此不以为然时,希勒曼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次疫情不一般,他意识到,全球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并开始积极推动在秋季开学前开发流感疫苗的工作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预测了全球大流行。


最终,这轮疫情在美国本土仅造成七万人死亡。据统计,如果不是希勒曼在疫情爆发后几个月内就推出疫苗,这轮疫情至少会在美国造成超过一百万人的死亡。

 

1957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群众接种疫苗|图片来源:JSTOR

 

在领导完亚洲流感疫苗的阻击战后,希勒曼加入知名药企默克主导疫苗部门的工作,并在此度过余生。


 

二十世纪拯救人数最多科学家

和一篇造假的论文

  

在默克工作的四十七年中,希勒曼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疫苗的研发上。他很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对于他而言,研发出新的疫苗帮助更多的孩子远比自己的名声重要。也正是因为这种存粹的信念,以及想要让生父认可自己的冲劲。希勒曼带领默克疫苗团队研发出了四十余种疫苗。其中有多个疫苗就算单独拎出来,都足够让他青史留名。

 

除此之外,希勒曼与学术界合作紧密,发现了SV40以及腺病毒。同时,他也是首个分离出干扰素的科学家。

  

在美国获批的疫苗清单中,署名为希勒曼(Hilleman)的疫苗,占据了半壁江山。

 

美国疫苗获批列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1963 年,麻疹疫苗;1967 年,腮腺炎疫苗;1969 年,风疹疫苗;1969年,麻腮风三联疫苗;1977 年,肺炎链球菌疫苗; 1981 年,水痘疫苗;以及二十世纪末期的甲肝及乙肝疫苗


 

每一个疫苗都是重量级的发明,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们。



——————


希勒曼的一生都献给了科研,曾被问到个人爱好时,他说:「我的爱好就是工作。」


其中腮腺炎疫苗的发明过程几乎是他工作态度的缩影。


1963 年的一个深夜,希勒曼的大女儿 Jeryl Lynn 感染了腮腺炎,他从自己大女儿 Jeryl Lynn 体内分离出了腮腺炎病毒,并对其进行减活得到腮腺炎疫苗。而其二女儿则参与了第一批腮腺炎疫苗的临床实验。直到现在, Jeryl Lynn 的病毒株仍然被用在腮腺炎疫苗研发中,被称为 Jeryl Lynn 毒株。


 希勒曼与女儿Jeryl Lynn|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1971 年,希勒曼团队首创麻腮风(MMR)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种疫苗整合到一起,儿童只需要接种一次就能获得对这三种疾病的免疫力。


基于 MMR 疫苗的有效使用,麻疹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直到1998年,一篇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文章声称接种 MMR 疫苗与儿童罹患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这篇论文出自一位年轻的胃肠病学家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之手,尽管它漏洞重重—— 只研究了 12 名自闭症儿童,并且数据来自这些孩子父母的回忆。但有顶级期刊做背书,这篇论文还是点燃了人们对疫苗的恐慌情绪,彼时 79 岁的希勒曼被千夫所指,收到了数不尽的死亡威胁,MMR 的接种率也大大下降。

直到 2010 年,这篇论文才因为涉及不实描述、选择性的报道数据、先下结论再制造证据……等等多项学术不端而被撤稿,这十年间其他同行的研究也没有发现 MMR 疫苗与自闭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纠错行动姗姗来迟,希勒曼已经于 2005 年去世。

而蒙蔽在这场荒唐闹剧中的无辜群众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销声匿迹的麻疹病毒再次卷土重来,2011 年,欧洲再次爆发麻疹疫情,导致近 3 万人感染。MMR 疫苗的接种,再次被重视起来。

——————

 

希勒曼留给人类的另外一份大礼是肝炎疫苗的发明,打响了人类癌症预防的第一枪。

 

在乙肝疫苗出现之前,人类对肝癌的预防束手无策。作为乙肝病毒发现者的布隆伯格,选择与希勒曼合作,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决定。希勒曼也不负所托,在 1981 年将医学界寄予厚望的第一代乙肝疫苗推向市场。


第一代乙肝疫苗是血源性的,也就是说病毒来源于乙肝患者的血液。许多人害怕,注射了这种疫苗反而可能感染乙肝。


为了证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希勒曼亲自上阵,在众人注视下注射了乙肝疫苗。

希勒曼接种第一代乙肝疫苗 图片来源:vaccine makers project

希勒曼的团队很快推出了第二代乙肝疫苗,利基因工程技术,用酵母表达的乙肝病毒抗原来生产疫苗,即文章开头提到的重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问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国新感染乙肝的人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美国乙肝患者的新增人数,在疫苗问世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无数新生儿在出生后都要接种数种希勒曼发明出来的疫苗。据预测,如果没有希勒曼研发的这些疫苗,每年会有八百万人死于这些疾病。希勒曼也因此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拯救人数最多的科学家」。


 

遗忘与铭记

 

尽管希勒曼在美国收获了多个重磅的奖项,但不在学术圈的希勒曼并未被大众所熟知。

 

美国最高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在纪念希勒曼的纪录片中提到,他的学生们不知道那些响当当的疫苗的发明者是谁,也不知道希勒曼在这些疫苗研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当福奇跟自己的学生讲起希勒曼的故事时,年轻一代学者记得的,只是一个艾滋病会议上的「暴躁老头」

 

希勒曼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极力回避媒体的曝光,比起虚无缥缈的名望,他在乎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结果」。他本人,是一位一周七天工作制的忠实践行者,将所有业余时间与退休生活都献给了工作。

 

福奇对这位老友的评价是:「他完全不在乎名望,他唯一在乎的事情就是拯救孩子的生命。」

 

希勒曼的精神,激励着医疗领域一位又一位的后继者。比尔·盖茨将希勒曼视为英雄,并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了医疗健康领域。

 

在希勒曼死后,媒体的曝光让这位疫苗背后的英雄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但这些迟到的声誉早已无足轻重。


因为希勒曼给人类的馈赠,早就以疫苗的方式,留在了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内。

 

 

参考资料:

1,Maurice Hilleman: Creator of Vaccin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Case Studies in Public Health. 2018

2,About Dr. Hilleman,https://hillemanfilm.com/dr-hilleman

3,You Should Thank Maurice Hilleman for Helping You Live Past the Age of 10

4,Maurice Hilleman, Nature 2005.


投稿:zhanglanxin@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