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四连质问绿谷制药:别让耿美玉一人挡刀,只做过 12 只老鼠就用于人?

2022-05-20 19:04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胖老师
字体大小
- |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截至本文落笔,一向敢说的饶毅教授,已接连 4 天在其个人公众号,炮轰GV-971 这款号称「能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神药」了。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公众号


事情的起因是 5 月 10 日,绿谷制药在其微信公众号表示由于资金保障不到位,GV-971 国际 III 期临床试验提前终止。


  • 5月16日,饶毅发文称,绿谷 GV-971「停国内销售才是改弦更张第一步」,「如果认为耿美玉和绿谷推的 971 是真药,无疑,耿美玉就是生物医药界远远超过爱因斯坦的天才」;呼吁971应当停止销售


  • 次日 17 日,饶毅发文《绿谷对耿美玉不公平》,「牟利时,没有看见绿谷集团落后,而要面对批评、承担责任的时候,绿谷从领导到员工全体都躲在一个女性身后……」面对那位在不久前的官司中起诉自己诽谤却败诉的「原告」,饶毅明褒暗贬,丝毫没给她和绿谷制药留半分情面,意指绿谷制药尽快对此事作出回应

 

  • 18 日,饶毅发文《 971 的国内临床试验必需有安慰剂对照,否则整个试验是骗局》,把关注点扭转回对于药物本身的验证:「971 在国外停止了临床试验。但有这样的消息:国内 971 的临床试验还在继续,却无安慰剂对照。……这一先例一旦放开,那么我国很多保健品、假药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要求进行不用对照的试验而成为『药物』。」

 

  • 19 日早,饶毅第四次发声抨击 971 相关试验匮乏,指出从耿美玉发表的全部 971 研究文章在进行人体研究前,进行过动物试验的对象仅仅有12 31 只小鼠。「如果听信耿美玉等的说法,971 进行人体试验前(她们认为以前的文章都不重要,不值得引用),就等于没有进行过有关的重要的动物实验。」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饶毅称,这张实验曲线图中最后一个点的差别源自试验期间舞弊,与GV-971的药效无关 ——————
不过众所周知,饶毅教授早不是第一次「掺和」进来 971 这档事,外界对GV-971 的质疑也从未停止—— 在全世界投入超过六千亿美元却迎来 320 多个临床研究药物宣告失败的情况下,上市前仅投入了 30 亿元的 GV-971成为了17年来第一种面世的新药,简直堪称「奇迹」。 但正如饶毅教授列举那样,这款药物的临床试验周期过短、效果评估依据不充分、药物作用机理阐释不明、试验只有一项、疗效曲线诡异等方面也广受业内人士诟病。 绿谷制药、耿美玉、GV-971……这起错综复杂的事件背后仍笼罩着层层疑云。
我们不妨先沿着饶毅教授质疑 GV-971 的三个角度,好好梳理下这几个反复纠缠不清的关键词。 
直接卖药,后看疗效 绿谷制药的 GV-971 国际 III 期临床试验为什么会停止?
绿谷的声明就是一句话:没钱了。

绿谷在 2020 年 11 月启动 GV-971 国际 Ⅲ 期临床。当时,绿谷声称要在五年内进行新药全球注册申报,并在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捷克等 11个国家或地区布置了 162 家临床中心。
截至今年 4 月 26 日,随机入组 439 例患者,其中北美入组 257 例。相对于美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总数 650 万人而言,绿谷制药的入组数少得可怜。
GV-971 在中国获批上市时,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每盒定价 895 元,折合每月治疗费用 3580 元,据称曾出现过断货潮。上市 23 天后,就取得1.79 亿元的销售业绩。
在获批上市之初,绿谷制药董事长吕松涛曾高调宣布:持续投入 30 亿美元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吕松涛显然希望九期一在中国能有个好的销路,但现实是残酷的——PDB 数据库显示,该药 2021 年在全国抽样的样本医院销售总额只有 1075 万元。 公开声明因为疫情不景气缺钱而停止临床研究的,绿谷制药当属近年来第一家。
但问题在于,对于 GV-971 来说,它必须进行临床研究,并且要做出效果来,不然拿什么向用药的患者交代? 在国内,GV-971 拿到的是国家药监局「有条件上市」的批文,按照国家药监局的技术指南,有条件上市的品种,「未能证实产品预测临床收益」,或者「申请人未能尽职开展所需的批准后药物试验」,药监局可撤销上市许可。 摆在绿谷制药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加大投入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证明当真有疗效;要么就彻底停止「GV-971」在国内的销售。
破局的关键也再简单不过,只要「GV-971」展现出它应有的疗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它真的有的话。 
绿谷制药,和耿美玉 那么,又是否如饶毅所说,绿谷制药在拿耿美玉「挡枪」呢?
说到这,便不得不谈谈「绿谷制药」的前世今生 1997 年,吕松涛注册成立上海绿谷集团,主打产品是一种号称有抗癌功效的保健品「中华灵芝宝」。根据绿谷集团的说法,这种「抗癌神药」对癌细胞株的抑杀率几乎都在 93% 以上。
不到一年时间,「中华灵芝宝」的销售额就超过 4 亿元,盈利超过 1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 7 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也是耿美玉长期供职的单位,完成了一个「中华灵芝宝」对多种培养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的课题,证实该药物对多种白血病和人体实体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上海药物研究所自此开始了此后的 20 多年里与绿谷的紧密合作,包括在非典疫情期间发表的《洁尔阴洗液在抗 SARS 方面的研究成果》。 但随即,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有报道披露,一位检察官为了给母亲治疗癌症,花了 6 万多元购买「中华灵芝宝」,其母邵泽兰成为「中华灵芝宝」的广告宣传人物。结果两个月不到,其母去世。 当时相关部门在整治中药保健品市场后推出新规,2002 年后「健字号」产品批文全部作废,面对政策上的变化,吕松涛花了大约 1.5 万元,从西安药监局买到了一个「国药准字B」批文。「中华灵芝宝」摇身一变成了抗肿瘤药品「双灵固本散」,继续在市场上广开销路。 至 2006 年底,「双灵固本散」被列入国家级《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次数高达 800 多次,创下国内药品违法广告之最。2007 年 4 月 28 日,国家药监局以「临床实验资料存在不真实问题,该品种广告宣传内容超出已批准的功能主治范围」为由,注销了「双灵固本散」的国药准字批号。 在此之后,绿谷试图以所谓的第三代抗癌产品「绿谷灵芝宝」复制这套吃透了的商业模式。
2008年,中央电视台「揭秘绿谷骗局」称,绿谷集团三代产品在长达 12 年时间内不断变换名称和虚假宣传内容,引了大量的癌症患者购买。上海市药监局将绿谷集团涉嫌严重违法的广告移交上海工商部门立案查处。 2009年吕松涛立即重整人马,开启了 GV-971 的新生意。2009 年,绿谷制药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签订GV-971全球开发许可合同,总金额达数千万美元。而后在 2019 年绿谷收购 SP 公司后,吕松涛直接获得 了GV-971 的国内独占许可实施 根据公开的股权结构显示,绿谷制药由绿谷集团持有 84% 股权,其余 16% 由曾在该公司任职的耿美玉控制。在这样的股权设置下,GV-971 的市场开发与销售的全部所得都落入了吕松涛和耿美玉两人的囊中。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的徐皓律师告诉我们,在耿美玉没有绿谷制药公司实际职位的情况下,对公司的药物如何上市售卖等情况是没有决定权的,但她作为公司的专业背书,包括药物研发论文的通讯作者,一定要为论文的真实性负责。

安慰剂,安慰的是谁? 饶毅教授针对 GV-971 其他的指控,便集中在该药品已有的试验之上。 饶毅教授提出的事实性质疑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耿美玉前期发表的所有论文,都在证明GV-971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内部的;但在2019年国家药监局指出其根本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后,耿美玉立刻发表论文改口称,GV-971是作用于肠道的微生物,通过它们影响脑内炎症从而治疗阿兹海默病。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第二, GV-971 试验组与安慰剂组最大的差别只在最后一个时间点,代表安慰剂趋势的折线突然下跌,反衬出 GV-971的「作用」。


饶毅认为,GV-971 本就不是「根治」而是「缓解」阿兹海默病的药物,且作为评价指标的 ASAS-cog 认知能力,一般不会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出现快速变化。同时也容易受心理暗示左右,所以如果没有安慰剂对照的话,连是否有「疗效」都是无法确定的。


饶毅称,最后一个点的差别在于试验期间舞弊:告诉病人吃的是安慰剂,病人就在心理暗示下报告没有作用,从而导致了最后一段折线的下跌。对于这一质疑,有关部门从没有公开调查,而绿谷制药和耿美玉也从未公开对此进行回应。
第三,作为一种治疗人类疾病的新药,需在动物体内开展的药理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评价在内的系统研究工作,但 GV-971 的动物实验似乎开展不足,据饶毅教授所言,不仅动物实验较少,还缺乏比较关键的安全性评价 质疑 GV-971 的不止饶毅教授一人,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潘燊昌基金教授尹国圣 2020 年曾通过公众号「知识分子」,从统计学的角度对 GV-971 临床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存提出质疑:
图片来源:知识分子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流行病学家Mark Oremus 2019 年也曾在杂志《 Science 》上表示:「ADAS-Cog 改善 2.54 分在临床上并不重要。我认为一项为期 36 周的研究时间太短,无法评估 AD 药物的中、长期疗效。」 
写在最后 说到底,饶毅教授连开四炮,无非还是为了「打」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果。 我们当然希望 GV-971 是一剂针对国人以极低成本开发、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良药——这既彰显着我国科研实力的强盛,又造福了广大患病群众,何乐而不为呢?
但如今,这款效果、功能、原理等方面都未经确证疑点重重的药物,最有希望为其正名的国际临床试验已叫停,在国内不但销路通达甚至还有医保补贴,对于无路可走的患者来说几乎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真的在「造福」吗?

 

总而言之,无论是个体的耿美玉,还是集体的绿谷制药,总该有个谁先站出来,给这件事一个光明正大的交代。


或许当下的种种讨论纠葛着的是几个人的利益、名声,但对于那些被拦在科研壁垒外沉默着的普通患者们来说,这关乎到的就是他们的生命。



关于GV-971,你可能还想看(点击即可跳转):

题图来源:网络投稿:zhanglanxin@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