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知识课:治疗性抗体功能验证如何选择合适模型?

2022-05-14 18:31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生物学霸
字体大小
- | +

抗体是人体适应性免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领域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天然抗体是由抗原结合区域(Fab)和可结晶区域(Fc)组成的,Fab 端(可变区)能够特异识别并结合抗原,Fc 端则通过与细胞表面上的 Fc 受体结合,产生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来溶解和杀伤靶细胞。


因此,在动物模型中对抗体 Fc 区功能进行评价也就成为治疗性抗体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治疗抗体的临床前研究,应该如何利用动物模型评价 IgG 类抗体的 Fc 端功能呢?如果直接在野生型小鼠上去验证这些功能是否合适?要想明确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人体和小鼠体内 Fc 受体的区别


图 1. 左:天然抗体结构图;右:抗体 Fc 端的作用机制(以肿瘤治疗为例)



1、人源和鼠源 Fc 受体类型存在差异:


首先,小鼠和人类 Fc 受体类型不同。研究表明对于 IgG 抗体来说(人类 IgG 抗体的重链为 Fcγ),人体的 Fc gamma 受体主要有七种;而小鼠体内的 Fc gamma 受体主要有四种,二者在种类上是有明显差异的



图 2. 人源(上)及鼠源(下)Fc 受体类型[1]


其次人源和鼠源的 Fc 受体会在不同类型细胞上表达。这就导致在不同环境下 Fc 发挥作用时所调控的细胞类型不一致,因此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药效或毒性。例如,人类的 FCGRⅢ 分 A,B 两种,FCGRⅢA(CD16A)表达在 NK 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而小鼠体内只有一种 FCGRIII 受体,并在多种免疫细胞上有表达。与人体环境相比,抗体在小鼠体内将会发生更复杂的生物学效应,这种差异会影响研发者对真实药效或毒性的判断。



图 3. Fc 受体在人体(上)以及小鼠体内(下)的表达情况[2]



2、传统动物模型的不足:


小鼠模型中,主要通过 mIgG2a/FCGRⅢ 的结合发挥 ADCC 作用,人体内的 ADCC 途径则是依靠 hIgG1 与 FCGRⅢA 的结合。有研究表明,人源 IgG1 与小鼠 FCGRⅢ 的亲和力明显低于鼠源 IgG2a 与 FCGRⅢ 的亲和力。所以从这一点可以评估,在临床前研究中,使用 Fc 受体未进行人源化改造的小鼠来评估治疗性抗体的 ADCC 等效应,实际效果可能被明显地弱化了!


图 4.鼠源抗体(左)或人源抗体(右)与小鼠 Fc 受体的亲和力不同[3]


由此可见,人源 Fc 受体与鼠源 Fc 受体种类数量不同、且人类抗体无法和鼠源 Fc 受体很好的结合发挥生物活性。直接利用传统的小鼠模型来评估人类抗体 Fc 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并不是十分准确。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小鼠的 Fc 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



3、Fc 受体全人源化模型重磅推出:


为真实模拟抗体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和毒性,集萃药康重磅推出 Fc 受体全人源化新品系模型鼠 B6-hFcgRs(T051331),Fc 受体全面人源化,能够完美解决传统动物模型 Fc 受体差异问题,理性评价治疗抗体的 ADCC 等效应,为抗体药物研发再助一臂之力!


药康新品系购买福利,

扫码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




创新模型,无限可能!只要你买我就送!通过二维码或阅读原文询价,购买 B6-hFcgRs(T051331)品系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时间有限,欢迎广大用户咨询购买! 


活动时间:2022 年 5 月 14 日~2022 年 5 月 24 日


邂逅礼:下单小鼠只数 < 5 只即送「集萃小鼠 U 盘」一个

满额礼:


① 5 ≤ 小鼠只数 < 10,赠送无线充电宝

② 小鼠只数 ≥ 10,赠送颈椎按摩仪

活动规则:


本活动仅限中国大陆地区科研客户;

本活动仅适用 B6-hFcgRs(T051331)品系;
取消订单将视为放弃参加此次促销活动;
礼品在客户收到小鼠且确认签收后按下单顺序发放。


品系构建策略介绍:

集萃药康采用 BAC 转基因技术,开发了 C57BL/6JGpt 背景转基因小鼠模型 B6-hFcgRs(T051331)。通过敲除了小鼠内源 FcgRs 基因,转入人源 Fc 受体基因,稳定表达人源 FCGR1,FCGR2A,FCGR2B,FCGR2C,FCGR3A,FCGR3B 受体,实现小鼠 Fc 受体全面人源化!形状稳定,价格便宜,是人源治疗性抗体 Fc 端功能评价的首选动物模型!


图 5. B6-hFcgRs 小鼠模型的构建策略


内容策划:康晋伟
项目审核:邱天天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Gillis C, Gouel-Chéron A, Jönsson F, Bruhns P. Contribution of Human FcγRs to Disease with Evidence from Human Polymorphisms and Transgenic Animal Studies. Review.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4-May-30 2014;5doi:10.3389/fimmu.2014.00254

[2]. Bruhns P. Properties of mouse and human IgG receptor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disease models. Blood. 2012;119(24):5640-5649. doi:10.1182/blood-2012-01-380121

[3]. Dekkers G, Bentlage AEH, Stegmann TC, et al. Affinity of human IgG subclasses to mouse Fc gamma receptors. MAbs. 2017;9(5):767-773. doi:10.1080/19420862.2017.1323159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与!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