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研究生看论文自制药被刑拘,销售额达千万,担得起猫版「药神」称号吗?

2022-04-28 18:06 来源:微信公众号 - ShengWuXueBa 作者:STDX
字体大小
- | +
当人们谈起《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时,往往会达成这样一种共识: 它以一个近乎「无解」的故事,它推动着观众去直面摇曳在「情理」「法理」二者之间的天平。而这也是这部电影掀起前所未有讨论度的原因。 
近日,另一位「药神」的锒铛入狱,掀起了新一轮关乎情理与法理的讨论。
稍有不同的是,这位「药神」治的是猫;而她的药也非走私而来,反而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不治之症与救命神药 故事的主角名叫胡虹艳,是复旦大学 2013 级的化学系研究生。2021 年 4 月,上海警方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胡虹艳抓捕,刑拘一年后,近日,胡虹艳将迎来她的审判。 图片来源:江苏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上,胡虹艳(右)向人介绍传腹康」 2017 年,陪伴胡虹艳在上海度过了三年的爱猫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患上了「猫传染性腹膜炎」(简称「猫传腹」,FIP)。据多名宠物医生称,在当时这种疾病基本无药可治,患此病的猫普遍存活时间仅有 15 到 60 天。 胡虹艳不甘心眼看着自己的「毛孩儿」走向死亡。胡称,她在网上查到一种名叫「GC376」的化合物,对治疗「猫传腹」有效果。两年间,她陆续花费了 20余万元从境外化合物购买网站购买此化合物给爱猫服用。
后来,胡虹艳查到了一篇刊发在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上的论文,这篇论文首次宣布了另一种名为「GS-441524」(以下称 441)的化合物显著有效治疗「猫传腹」的结论。 于是,胡虹艳凭借自己化学专业的相关能力,查到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并购买原材料、通过实验调试配比,与朋友一同制出了实物,并先后用于上百只患猫的救治。据胡称,这种化合物治愈率高达 90%。 
「成神」之路 但是,制造出来不等于万事大吉,这种「化合物」要有个合法身份才能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药」。
据胡称,她尝试申请兽药审批,但因为 441 的专利在原研发公司 Gilead 手中;她又仿制出接近 441 的新型化合物,但按我国的新兽药研发流程,不仅要在前期注册审核,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临床实验并出具实验后的各项报告。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兽药管理条例
 胡虹艳选择了一条「捷径」。在申请尚未获批的情况下,她委托一家兽药企业将这种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加在一款已取得合法生产批文的「兽用清瘟败毒片剂」中,命名为、「传腹康」对外出售;并在疗效介绍中增加了「可治猫传腹」,每盒在 1000 元至 1200 元不等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通过爱猫人士、宠物医院医生等人的口口相传,「传腹康」很快在全国范围拓展了广阔销路,甚至为国外所知。胡虹艳在猫圈开始被称为「药神」 但随后,事态急转直下。 
销售额达千万的「无奈之选」 随着「传腹康」在市面上的流传,它的合法性问题引来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经上海市农村农业委员会认定,「传腹康」海外版国内销售部分系假兽药,胡虹艳等人套用「清温败毒片」生产批文所生产的「传腹康」在国内销售金额达 1000 余万元。2021 年 4 月 22 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以胡虹艳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她刑事拘留。 据采访,如今等待审判的胡虹艳仍认为自己的初衷是为了救猫,她说,走到这一步也是在药物无法快速合规的无奈之选。 

是真的「药神」吗?
读到这里,是不是热血沸腾,义愤填膺?先别急。 随着许多媒体对胡虹艳故事的专访,人们似乎再一次看到了一位舍己为公、侠肝义胆的猫药「药神」。但深入挖掘更多信息后,这位「药神」似乎的确称不上清清白白。 先来了解一下胡虹艳口中「神药」411 441 化合物是一种核苷类似物特效药,是起初针对埃博拉病毒而研发的 GS-5734(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德西韦)的前体药,由 Gilead 公司研发,并于 2018 年 9 月 20 日注册专利。 而这种化合物又是怎样于「猫传腹」扯上关系的呢?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教授 Niels C. Pederson 钻研了50 年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直到 2012 年首次确认致病的 FIPV 病毒,是来自「 FCoV 冠状病毒」突变。他认为,医治人类 MERS、SARS、埃博拉的 RNA 冠状病毒标靶抑制剂,将有机会成为治愈「猫传腹」的突破口

Niels C. Pederson
为此,Dr. Pedersen 2017 年向 Gilead 借用了 GS-441524 用作临床研究,最终也就有了胡虹艳读到的那篇论文,文中指出 31 只病猫经过 12 周疗程后,多达 25 只康复。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但由于 Gilead 以攻克埃博拉病毒为首要目标,所以 Gilead 现阶段拒绝向 FDA 申请 441 合法上市。他们的解释是:不想节外生枝,以免导致这一拯救人类的项目胎死腹中。 尽管没有合法授权,随着 Dr. Pederson 的研究结果公开,国内出现了很多所谓「药商」以「黑市」的形式进行违法制备交易,其纯度、效果、可靠性都未曾获得临床验证。 而胡虹艳的「传腹康」,即便套了获批药物的壳,也是这些鱼目混珠「黑市药」中的一员。
更加离谱的是,借着「套壳」的机会,参与售卖该商品的相关医院、组织及微商们进行了颇为夸张的宣传如「90% 治愈率,FDA认证,大范围临床试验成功」等——但传说中的临床研究报告,完全是子虚乌有。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这件事甚至连 Dr. Pedersen 本人都看不下去了。已经退休的老爷子无奈在UC Davis 官网上针对此药作出回应,称: 

「这家公司的宣传给大家一种印象,仿佛吃药便能治好这种病,却闭口不提背后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指望用此药永久治愈基本没可能,更别说,如此用药是要付出再次感染、耐药性等代价的。」

 图片来源:截图| ccah.vetmed.ucdavis.edu 
至此,本次事件的性质其实非常清晰:胡虹艳的行为,便是在国外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对这种化合物进行仿制,并在国家未通过审批的情况下以「套壳」的方式私自制造,销售,销售额高达 1000 多万。 胡虹艳套壳销售以赚取利润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定义——它与勾兑白酒,注水牛肉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猫圈」人士在社交媒体下留言,称胡虹艳并非如她本人所述那样,「全心为猫」;反而恰恰是借着「药商」的身份大肆牟利,打压同行,甚至以次充好,谋害过不少猫命。 图片来源:公众号评论区  图片来源:微博

 总而言之,无论胡虹艳在她的故事里有着怎样的初衷,也无论胡虹艳的根本目的是心系天下亦或中饱私囊,她都已经的确走上了一条违法犯罪的道路,并为她的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合法制药 胡虹艳的故事倒是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起亲手制药的案例。 去年 10 月,一位名叫徐伟的父亲为患有 Menkes 综合症的儿子洋洋(化名)自制药物的事情引发关注。 Menkes 综合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是一种由铜转运蛋白ATP7A 基因突变引起罕见先天性铜代谢异常疾病,目前没有药物能治愈,大多数患儿的生命都停留在 3 岁之前。 补充组氨酸铜常被用作对该疾病的症状缓解。而疫情阻断了到境外就医拿药的渠道,徐伟迫不得已走上了「自制药物」的道路。自 2020 年 9 月以来,这位父亲已经亲自配置了 300多次这种药物。
为此,高中学历的他将家里一间 20 平米的杂物间改造成了封闭式实验室。在没日没夜的钻研下,徐伟配制出了组氨酸铜制剂,用以维持洋洋的生命。
 图片来源:健康时报 那么,这位救子心切的父亲所配置的「药」又是否违反法律呢? 针对此事,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作为相关监管部门,重视报道中患者所面临的罕见病药、罕见病研究进展缓慢,患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的问题。通过研发生产之后,经过审批上市的,我们叫做药品,那么他自制的药物,如果他假设不是药品,那我们就没有干预的法律依据。

2022年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其中第十八条解释提到, 

「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药品或者销售上述药品,数量不大,且未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的,或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带有自救、互助性质的生产、进口、销售药品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犯罪。」

 显而易见,决定自制药是否违法的一个关键之处,便在于是否用之牟利。

写在最后 故事的主角胡虹艳触犯了法律,并为之付出了代价;而她一手打造的「传腹康」,拯救过猫的性命,但最后也驶向盈利的轨道。 现实依然是复杂的。我们依然在情理与法理的两端之间周旋,只不过这次要考虑的因素甚至更多了。 无论如何,猫是无辜的。倘若本次事件引起的社会舆论能够如同上一位「药神」推动相关进口药审批引入一般,也加速推进猫传腹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获批推广,那么或许狱中的胡虹艳,也算能担当起猫药「药神」这一称号了吧。

题图来源:在江苏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上,胡虹艳(右)向人介绍「传腹康」

投稿:zhanglanxin@dxy.cn

编辑: 王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