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学作为一门大学科,不同国家采取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我国医学生培养模式有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者。同时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取长补短才能更好提高我国的医学教学。
今年初有机会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和世界名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美国UCLA举办的为期三月的教学交流活动,使我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东西方医学人文的差异,是我人生一段最为宝贵的时光、难忘的岁月。对医学教学有了一些体会:
一、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我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所进行的是所谓的“模块化教学”,也就是受教育对象以板块的形式接受知识。以疾病和表象为中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易于让学生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便于理解和掌握。
教学形式也和国内差别很大,有理论课(lecture)、实验课(lab)还有模拟医院(simulative hospital)、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等教学方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之所以开展这么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可能与追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老师都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搜寻正确答案,这样就极大地动员了学生自己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老师是tutor而不是teacher;同时通过模拟医院和模拟医生以及标准化病人的教学,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有机会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无疑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二、 学制长、临床医生培养周期长,更符合医生的成长规律
相对于我国的医学生培养方法和模式,美国的医学生学习需要经历四年大学预科的学习,再进行四年的医科的学习,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需要进行住院医生的培训(resident doctor)及专科医生的培训(fellow training)等等,时间从至少九年到十几年不等。
学生本人和国家的投入都非常大,尤其是时间来说相比较于美国其他专业要花费两倍甚至三、四倍的学习时间,这点无疑对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生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相对于我国医学教学模式,我国的医生准入水平较低,这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结合我国国情总结一套适合我国的医学生(包括国际留学生)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
三、 医学教学中的不同文化差异
不管是在理论课堂上还是在模拟化教学过程中,我都能明显体会到不同文化交融体现在了美国社会的角角落落,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你就会经常发现白人学生和亚裔或者其他肤色的学生融洽相处、和谐讨论。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doctoring课程的后半部分(doctoring就是学生充当医生的角色诊断和治疗标准化病人),老师每次课都要求一位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差异,我想这与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集聚的地方,需要医生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了解以外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一个体现有关。
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最好体现,你可以发现不同肤色、不同着装、不同发型、不同体型,甚至奇装异服等,大家都可以接受,只要你的目的是学习即可,只要你不要影响到他人即可。这体现出了包容和大度,我们应该从中可以学习很多,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而且我国现在的医患矛盾非常尖锐,医护人员承担了巨大的医疗风险,如何规避、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智慧和勇气,是否可以借鉴美国多元文化、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分析、总结。
四、 教学中提高英语水平
在美语环境中学习美语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本来就有了良好的英语基础,经过三个月的语言熏陶对语言的提升是巨大的。尤其在口语方面,面对面交流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发音的纠正是进步最大的。因为接触的是医学生和医科老师所以专业英语方面帮助非常大。
同时,我们利用空余时间到附属医院去参观,学习,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美国医生的工作方式、模式,亲身体会到了美国医生无与伦比的社会地位。国际留学生的教学需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点在美国是没有障碍的,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对方的文化是交流非常关键的一点,国内老师很难理解和体会到这点,也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五、 自我感悟
三个月的交流学习,感触很多:运用英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切身体会美国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对语言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国的医学生教学短期内很难有大的体制方面的改变,但作为我个人而言应用这次培训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在留学生及本科生教学中使用完全是可能的,对促进我国医学生教学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剂灵丹妙药。不仅如此,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和研究生培养上都可以借鉴其中好的方法。当然,我国医学生培养模式有了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者,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要妄自尊大,取长补短发展我国的医学教学才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
笔者:刘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哮喘学组成员。担任JTD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学术沙龙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一审审稿专家。分别于2013年5月及2014年1月到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进修、学习。
本文来自科研时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