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校长杨玉良寄语毕业生:找回人类的天真

2014-07-08 09:47 来源:科学网 作者:黄辛
字体大小
- | +

6月27日,复旦大学2014届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3000多名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

在毕业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寄语毕业生,守护知识分子尊严必须坚持理性,守护自由理性就是守护人类的文明和尊严;而人类的天真是谦虚也是纯真。

杨玉良在讲话中告诫毕业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要保持自律,拒绝同流合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要尝试去做一个成功的人,但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每年毕业季,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毕业致辞总能打动复旦学子,今年,他在本(专)科毕业典礼上,勉励学生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

杨玉良说,复旦人应该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有责任,具有担当,“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保持清醒;在社会失范的时候,对大家提出警醒。”

杨玉良还对毕业生提出要求,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要保持自律而不堕落,“我们至少要知道我们不应该工于心计,明哲保身,我们不应该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或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追求。”

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杨玉良提议,不是教育的程度越高,知识就越多,反而应该设法找回人类本该有的天真,“我这里指的‘天真’是指人类的天真,反映出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谦卑、一种敬畏;是指祖先们每时每刻总是扶老携幼,共赴生活的这样一种本分。”

为什么一定要设法把天真找回来?杨玉良说,因为人类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只有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去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去探究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造化。

人类应该找回什么样的天真?杨玉良认为,人类的天真是谦虚,也是纯真,“知识分子如果要在专业以外的领域指手画脚,甚至以民众的代言人自居,或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启蒙者,那么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自量力。”

杨玉良说,人类的天真也是道德的纯真。任何一门应用型的知识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服务于人类,也可以用来贻害乃至毁灭人类,“失掉了人类的这份天真,知识就很容易被误用,就会变得残忍。”

毕业生们为母校送上了一份难忘的礼物——由部分2014届毕业生代表亲手设计、制作的“旦复旦夕心如故”复旦系列篆刻作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