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10个中心(研究所)将共同资助双方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经公开征集,共收到35项申请。根据我委有关规定,共有以下32项申请通过初审:
序号 | 科学部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CGIAR合作者 |
1 | 3141101089 | 西南山区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演变及可持续综合保护和利用研究 | 张世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Ronnie Vernooy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 |
2 | 3141101091 | 中国野大豆原生境保护的生态学机理与动态评估 | 魏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Ehsan Dulloo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 |
3 | 3141101078 | 木薯eIF4E基因编辑获得CBSV免疫性及抗病毒育种分子设计 | 刘志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Wilmer Cuellar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 |
4 | 3141101080 | 柱花草种质资源耐寒抗病BNI能力评价及其关键基因挖掘 | 蒋昌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Michael Peters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 |
5 | 3141101084 | 玉米粗缩病抗性资源筛选、抗病QTL克隆和分子育种 | 徐明良 中国农业大学 | Daniel Jeffers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
6 | 3141101092 |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发掘小麦产量、品质和抗旱基因及育种芯片研制 | 夏先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Susanne Dreisigacker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
7 | 3141101099 | 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渐渗系的品质遗传基础研究 | 伍碧华 四川农业大学 | Velu Govindan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
8 | 3141101103 | 高产和抗病合成六倍体小麦种质资源挖掘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 毛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Masahiro Kishii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
9 | 3141101108 | 发掘利用抗旱耐热性状及其等位基因改良中国小麦 | 景蕊莲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Matthew Reynolds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 |
10 | 3141101077 | 病毒引起的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发生以及防治策略研究 | 张若芳 内蒙古大学 | Forbes Gregory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
11 | 3141101082 | 马铃薯种质资源空间格局变化机理及模拟 | 何英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Roberto Quiroz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
12 | 3141101083 | 全球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重要基因资源发掘 | 曹清河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Bettina Heider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
13 | 3141101085 | 马铃薯多基因转化介导晚疫病持久抗性研究 | 李先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Marc Ghislain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 |
14 | 3141101100 | 华北作物水分生产力多尺度过程与提升途径 | 龚道枝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Theib Oweis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 |
15 | 3141101107 | 中国北方旱地地膜覆盖条件下氮素转化与微生物影响机制研究 | 刘恩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Debra Turner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 |
16 | 3141101111 | 玉米/花生间作提高旱作农田生产力的机理研究 | 孙占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Hichem Ben Salem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 |
17 | 3141101075 | 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影响及其可持续管理的研究 | 汪诗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Andreas Wilkes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 |
18 | 3141101096 | 木油桐种子累积桐油酸的分子机理与种质资源发掘 | 刘爱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Alice Njeri Muchugi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 |
19 | 3141101098 | 高粱抗旱种质资源挖掘及其分子利用基础研究 | 陆晓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Grando Stefania 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 |
20 | 3141101101 | 花生荚壳抗黄曲霉菌侵染种质的发掘及抗性QTL分析 | 廖伯寿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Pandey Manish K 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 |
21 | 3141101104 | C4模式作物高粱干旱与独脚金杂草抗性基因的克隆及气候变化适应研究 | 景海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Abdalla Mohammed 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 |
22 | 3141101090 | 青藏高原牦牛与黄牛瘤胃甲烷排放差异的比较宏基因组学研究 | 丁学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Klaus Butterbach-Bahl 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 |
23 | 3141101074 | 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氮互作效应及其高效利用机理 | 杨建昌 扬州大学 | Roland Buresh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4 | 3141101044 | 利用系列增产基因IPA1/DEP1分子设计理想株型超级稻 | 郭龙彪 中国水稻研究所 | Guoyou Ye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5 | 3141101045 | 中国杂交粳稻的遗传结构与杂种优势组群 | 谭学林 云南农业大学 | Fangming Xie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6 | 3141101079 | 水稻抗旱遗传调控网络解析 | 傅彬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Jauhar Ali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7 | 3141101081 | 水稻生产过程对极端温度的响应和适应机制、风险评估及气候变化条件下趋利避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策略研究 | 陶福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Tao Li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8 | 3141101086 | 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新基因的鉴定及机制研究 | 刘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Bo Zhou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29 | 3141101105 | 引起水稻穗枯病和人体病害的Burkholderia glumae基因组与致病基因及致病菌检测体系 | 谢关林 浙江大学 | Vera Cruz Casiana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
30 | 7141101023 | 中非农业技术转移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以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为研究案例 | 蒋和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David Spielman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
31 | 7141101024 | 极端气候下中国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影响的风险评估和弹性对策研究 | 洪阳 清华大学 | Liangzhi You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
32 | 7141101026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 | 西宝 大连理工大学 | Man Li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