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系统多名官员纷纷落马,涉案人数已超50人
广东科技系统多名官员纷纷落马,不断刷新涉案人员数字已超50人。科研本应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神圣净土,却不知不觉被腐败“蛀虫”侵蚀,藏污纳垢。
涉案者近1/3有博士学位
去年以来,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原局长谢学宁、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副厅长王可炜、党组副书记张明等科技系统官员接连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
据广州市检察院披露,该院反贪局与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反贪局2013年共立案查处科技信息系统系列贿赂案件25件29人,其中包括1名局级干部和7名处级干部,总涉案金额共计5000余万元。
与一般案件相比,科技系统的涉案人员多为“高官”“高知”。广州市纪委统计,广州市科技信息系统违纪违法系列案件共涉及45人,涉案人员多为科信、发改、人社、卫生等掌握科技信息资源调配权的单位和部门,其中“一把手”有10人,占58.8%。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9%,涉案企业负责人中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资格的也占到29%。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与科技部门之间还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科技中介”,专门负责牵线搭桥,拉拢贪腐。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披露,广东省科技厅干部郭丹丹下海经商后,成立了广州市德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法人代表。该公司按照委托企业所申报专项资金的20%至50%收取“服务费”,帮助企业向多人行贿,金额达100多万元。
管理漏洞助产“专业欺骗”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科研经费掌握在科技、教育、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手里,会“跑”的“一人盖三床被”,不会“跑”的“多人没被盖”,其中暗藏三大“专业欺骗”:
——审批封闭运行,“给谁不给谁”权力说了算。在广州市科信局原来的19个处室中,具有项目管理职能的就有14个。广州市科信局现任局长马正勇坦言:“4000多个项目申报,可能相当大一部分符合申报的要求,给谁不给谁,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空间。”
——信息公开不充分,外行只能看热闹。据办案人员介绍,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科技资金的使用分配以及信息工程的立项发包等环节。这些环节普遍存在信息不公开、申报手续不规范等问题。“企业”无从下手,往往不得不寻求科技管理部门公职人员或中介机构的帮助。”这种隐蔽性为“专业欺骗”提供空间。
——内部监管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缺位。南方医科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虽然科技部门也设立项目审批的专家委员会,但是专家意见基本上是走过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科技部门。参加过几次评审,再也不想去参加了。”在这些原因之外,业内人士认为,资金拨付后也普遍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
广东科技系统多名官员纷纷落马,涉案人数已超50人
广东科技系统多名官员纷纷落马,不断刷新涉案人员数字已超50人。科研本应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神圣净土,却不知不觉被腐败“蛀虫”侵蚀,藏污纳垢。
涉案者近1/3有博士学位
去年以来,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原局长谢学宁、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副厅长王可炜、党组副书记张明等科技系统官员接连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
据广州市检察院披露,该院反贪局与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反贪局2013年共立案查处科技信息系统系列贿赂案件25件29人,其中包括1名局级干部和7名处级干部,总涉案金额共计5000余万元。
与一般案件相比,科技系统的涉案人员多为“高官”“高知”。广州市纪委统计,广州市科技信息系统违纪违法系列案件共涉及45人,涉案人员多为科信、发改、人社、卫生等掌握科技信息资源调配权的单位和部门,其中“一把手”有10人,占58.8%。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9%,涉案企业负责人中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资格的也占到29%。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与科技部门之间还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科技中介”,专门负责牵线搭桥,拉拢贪腐。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披露,广东省科技厅干部郭丹丹下海经商后,成立了广州市德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法人代表。该公司按照委托企业所申报专项资金的20%至50%收取“服务费”,帮助企业向多人行贿,金额达100多万元。
管理漏洞助产“专业欺骗”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科研经费掌握在科技、教育、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手里,会“跑”的“一人盖三床被”,不会“跑”的“多人没被盖”,其中暗藏三大“专业欺骗”:
——审批封闭运行,“给谁不给谁”权力说了算。在广州市科信局原来的19个处室中,具有项目管理职能的就有14个。广州市科信局现任局长马正勇坦言:“4000多个项目申报,可能相当大一部分符合申报的要求,给谁不给谁,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空间。”
——信息公开不充分,外行只能看热闹。据办案人员介绍,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科技资金的使用分配以及信息工程的立项发包等环节。这些环节普遍存在信息不公开、申报手续不规范等问题。“企业”无从下手,往往不得不寻求科技管理部门公职人员或中介机构的帮助。”这种隐蔽性为“专业欺骗”提供空间。
——内部监管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缺位。南方医科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虽然科技部门也设立项目审批的专家委员会,但是专家意见基本上是走过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科技部门。参加过几次评审,再也不想去参加了。”在这些原因之外,业内人士认为,资金拨付后也普遍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