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美国大学教师工资

2014-01-02 22:34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 守业
字体大小
- | +

我在最近的一篇博文“浅谈美国最好的医院”中提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标题为“学者弃百万年薪回国遭解聘 海归精英国内碰壁”,那篇博文提到该新闻对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院长管敏鑫教授的前东家有不太准确的介绍,当然,这篇新闻不实货不准确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该文写到:“2010年年底,管敏鑫就在这样一家医院被评上终身教授。这意味着管敏鑫马上可得到独立的实验室和年薪百万元。而他却在这时回国了。”管敏鑫自从1999年就开始以助理教授身份开始在那家名为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医学中心工作,和中国不同的,美国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正教授一样可以独立带博士、招博士后,这大概也是美国人经常将美国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正教授统称为教授。既然助理教授可以独立招博士、博士后,自然就要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所以,管敏鑫早在1999年就有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无需等到2010年年底。美国对于新招聘到的实验学科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助理教授,都会提供独立的实验室和启动经费,这可以说是标准配置,中青报的那个记者大概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美国进行了大胆推测,但是可惜没有小心求证。

文中还提到报道海龟经常用到的用语:放弃百万年薪。本文就主要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早期新闻报道对于海龟的描写经常是放弃汽车、洋房,现在这两样尤其是汽车对于国人已经很普及了,显然再如此写,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了。所以现在有了升级版“放弃百万年薪”。百万年薪显然是换算成了人民币的数目,百万美元年薪的海龟,放眼全国也未必有一个,即使是在美国也只有极少比例的人可以拿到这个收入。但是,即使是年薪百万人民币,按照目前人民币的汇率,也至少在16万美元以上。上述新闻提到管在2010年底被评为终身教授,对于美国绝大多数大学,副教授就是终身(tenured)教职了,所以说终身教授经常指终身副教授或也同时包括正教授,由于管从1999年即开始助理教授,正常情况下,2004年左右就应该评上了终身副教授,所以,6年之后,即2010年底被评的这个“终身教授”,应该是正教授,但是即使是正教授,也不是一般正教授就可以拿到16万美元年薪的。尽管别人拿多少工资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鉴于“弃百万年薪”之类的报道的普遍性,下面就斗胆做点粗浅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无意质疑管敏鑫个人的收入,更无意质疑其学术水平,只是觉得实事求是的报道是新闻的起码要求。

美国教职员工的收入有点像金字塔形,收入最高的人群包括:知名体育教练,大学校长、副校长等高管,主要学院院长、系主任,大牌著名教授等。美国大学的校长往往不是大学里工资最高的,有些体育教练和学院院长的工资会高于校长的工资。各个学院之间的教师工资差别也不算小,一般而言,医学院和法学院(其次另外一专业学院:工学院)的教师工资普遍较高,这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为医生和律师的工资较高,如果这两个学院的老师工资不足够高,根本就无法招聘到高水平的教师,即使是这样,这两个学院的教师收入也普遍低于独立执业的医生和律师的收入。医学院和法学院的教师工资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由于美国公立大学老师的工资是公开的,我们就以著名公立大学―加州大学系统的翘楚UCLA为例来看一下,据下面网站显示:http://www.collegiatetimes.com/databases/salar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 UCLA在2008年全校工资最高的是Ronald W. Busuttil, 此人的年薪高达178万美元,当然他不是该校医学院的一般教授,他有不少头衔,其中一个是UCLA外科主任,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肝移植外科手术专家。再以另外一所著名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为例,该校工资最高的人是法学院的Mark D. Rosenbaum,年薪超过8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该教授此前曾长期在UCLA法学院工作。该教授仅仅是该校的一位冠名教授,并非是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院长,他能拿如此高的工资,肯定是大牌教授了。

当然,上面两个例子并不能说普通大学教授也可以动辄就是几十万美元的年薪,事实上,医学院的教师工资高主要是指从事临床的有医生职业资格的(具有MD或相当学位),而医学院内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美国的医学院一般同时包括基础和临床医学)只是PhD的教师们,工资和其它系相比并无差别,即使稍微高点,也很有限。据我了解以及网上公开的数据看,美国的公立大学尤其是包括俄亥俄州灾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其教师工资,即使是正教授,一般也只能拿到10-13万美元的工资,例如科学网上一位知名博主,他是一著名公立大学冠名正教授,其年薪也没有到16万美元(处于保护其个人隐私的原因,恕不指出其名字,能猜出其名字的网友也希望能心照不宣)。再来看管敏鑫以前所在的辛辛那提大学,下面网站http://www.buckeyeinstitute.org/higher-ed可以查到2009-2011年度辛辛那提大学教职工的工资,排名第一的是医学院的一位教授,第二名是该校校长,两人的年薪均超过了40万美元,其次主要是知名体育教练,大学副校长等高管,主要学院院长、系主任,医学院和法学院的教授等。超过16万的年薪的普通教授并不多,其中看名字是华人的只有两位:即病理系的一位教授(23万美元,很可能是一位病理医生,恕不提及具体姓名)和太空工程的一位教授(18万美元)。从网上公开的管敏鑫教授的简历来看,他在海归浙大之前,在美国并无行政管理经验,就是一普通教授,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大牌教授,综上所述,至少根据我所查到的信息看,管敏鑫在海归前拿16万年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也有一些在美国学术界非常杰出的华人教授所拿年薪远超过16万美元,其中一个例子就是, UCLA的王存玉教授,现任该校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UCLA研究生院副院长,是旅美华人中毕业自中国大陆的唯一一位美国国家医学院(IOM)院士(当然他本人肯定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了,不然就只能是外籍院士了), 我曾经在博文“从《非诚勿扰》到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介绍过他。他的年薪远超过16万美元,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查询。有意思的是,和上文中提到的、来自UCLA、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工作的Mark D. Rosenbaum相反的是:现任职于UCLA的王存玉此前曾长期在密歇根大学工作。还有另外一个例子,还值得一提,即现任职于加州大学系统的另外一所名校UCSD的管坤良,饶毅曾经在其博文中提到“坤良好像是获得McArthur天才奖的首位大陆华人”,我曾经在博文“麦克阿瑟奖(MacArthur)及获该奖的华人”简单介绍过他,尽管管坤良在UCSD并无具体管理职务,但他无疑是一位大牌教授,其发表的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为数不少,这样牛的教授工资自然低不了,其年薪虽然没有王存玉高,但是也同样远超16万美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管坤良还是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兼职教授,共同院长。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管敏鑫曾经任院长的生命科学学院不是一码事。有趣的是,管敏鑫和管坤良都姓管,都是浙江人,也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原杭州大学。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