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共图书馆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在经费上曾经捉襟见肘。2000年以倡导开放学术交流的科学家建立了一个非赢利(草根)学术组织,2003年在慈善基金帮助下,该组织变成了开放获取出版商。出版事业运行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10年,该机构的发起人和董事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遗传学家Michael Eisen说“过去的十年我们在财务上如履薄冰“skating on thin financial ice””。《自然》原文:PLOS profits prompt revamp.pdf
现在以PLOS为代表的开放获取出版已经成为主流出版方式。2010年坐落于旧金山的Plos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据报道2012年毛收入达到3450万美圆,赢利700万美圆。被喻为印钞机的Plos One更是国际上最大的超级学术期刊,虽然增长速度有变慢的趋势,但今年发表论文数量仍将超过30000篇(这个数字是国际SCI数据库年度发文数量的3%左右)。这种航母级杂志模式目前正被其他竞争同行效仿。不过现在PLOS正在探索新的赢利模式,试图完全采用先发表后同行评价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显然是降低发表门槛,大大提高论文发行规模,然后是获得滚滚红利,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作为领头羊的战略战术而已。
2013年5月,PLOS老的首席执行官Peter Jerram离任,继任者是Elizabeth Marincola。Elizabeth Marincola认为,杂志的质量和品牌将会被计量学和社团评价取代。(the future of science publishing is not in branded, highly selective titles. Instead, she sees a world in which article metrics and community judgements help the cream of research to rise to the top. “The packaging of a journal will become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she says.)
这位Plos首席执行官Marincola曾经担任过eLife的主席,但她的这一依靠基层评价学术水平的新观点和eLife的思路不一样。eLife走精英路线,该杂志先后从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德国马普学会和美国休斯医学研究院获得2400万美圆的赞助。“Their appeal is that there is quality inferred from the brand,”这是Marincola的说法,他们坚持依靠质量和品牌。
PLOS一直致力于推广其拒稿新理念,只要符合学术规范就可以发表。PLoS ONE已经采用了这个理念,接受发表的论文不考虑学术水平和可能影响力,只考虑是否符合学术规范。但PLOS的另外六个期刊并没有采用这一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判断标准。
Marincola希望逐渐改革目前流行的同行评价模式,PLOS实验室今年开始开发并检验一种新的出版后同行评价模式。也有人认为PLoS ONE只不过是玩战术,采用低价位$1,350迅速占领市场,让其他竞争者无法望其项背。不过Marincola说,他们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例如最近5年没有提高收费标准,只去年就给读者减免了430万美圆的发表费。
这种模式和预印本模式已经非常接近,不同的是预印本模式是在正式发表前进行交流,现在这种新的模式要采取先发表后评价的模式。共同的特征是将发表和评价脱钩,这确实是对当前学术出版的重要改革。
关于出版和评价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种出版和评价独立的模式在科学发展的早期历史上一直被采用,因为哪个时候并没有专门的学术期刊。都是科学家自己想办法出版自己的东东。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成所谓的同行评价模式,因为大家似乎认定只有被公认才是科学的,其实真的伟大发现可能找不到同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