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自存档让文章能被轻易存取

2013-10-10 00:00 来源:意得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当您完成研究并发表在目标期刊后,下一个步骤是使科学界内外的读者能轻易存取您的文章,以便提升其影响力。要达到此目的其中一个方法是通过自存档(self-archiving)。

什么是自存档?

自存档指的是将科学文献的电子版本上载到网络的做法。通过此做法能让网络使用者轻易存取到您的研究成果,使其能被广泛使用1,从而增加文章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引用次数。

  1.  

在发表过程中,何时适合进行自存档?

您可以于发表过程中的各阶段把著作的不同版本进行自存档(请见下图)。同行评审前的版本称为“预印本”,而评审后待发行的版本称为“经审阅本”。所有上载到网上的著作版本一概称为“电子版本”。

图表:适合进行稿件自存档的不同阶段(改编5

在那里进行自存档?

文章的电子版本可以储存于电子档案库或私人文件服务器6

  • 机构库:大多数高校与研究机构都设有各自的电子档案库,供研究人员储存文献。同一机构的其他人员可查阅收藏文献,从而对机构的所有学术与研究事务有更宏观的了解。
  • 学科领域库:有些电子档案库根据特定的学科收藏文献,因此常被相关领域的人员使用,例如:PubMed 是个生物医学研究的搜寻引擎,RePEc 是个经济学学术论文库,而arXiv 专注收藏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文献。
  • 私人文件服务器或个人信息页:研究人员可以把著作上载到个人网页。除此之外,有些专为研究人员设立的社交媒体网站,如「研究之门 」,也有开辟专用区供会员上载文献。

 

有关自存档的版权问题

文章的预印本还未递交给期刊出版社,因此进行自存档并不会侵犯任何版权协议。少数期刊不允许作者把预印本进行自存档,但那是期刊政策而非版权问题。不同学科领域也有各自的看法,比如物理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把自存档当作是一种常见和被接受的做法,但生物医学科学就不尽如此。另一方面,期刊通常持有经审阅本的版权。不同期刊和出版社对经审阅本被自存档持有不同的版权政策。作者若没遵守期刊政策而进行自存档,将会违反法律。

下表列出几家受欢迎的出版社对于自存档所持的不同政策7。多数出版社都会允许某种程度的自存档,敬请在进行存档前先查明与了解期刊和出版社的相关政策。

为何自存档未被广泛采用?

既然进行自存档有那么多好处,为何它没被广泛使用?下面列出其中的一些理由和反驳论点8::

  1. 对其好处缺乏认识:大部分作者并不晓得有这个选项和它的好处。即使他们的机构设有电子档案库,在没有强制性的情况下,大都不会自发的进行自存档。
     
  2. 对自存档文章的质量有所关注:在某些学科领域里(如计算机科学),被存档的预印本数量其实比经审阅本多,主要目的是先让广大科学界对完成的研究先进行审查,作者在收取意见并加以改善后才把文章交给同行评审。通常,在所有的档案库里,预印本都会被清楚的标明。而对经审阅本的质量更不必有所质疑,因为那是期刊经同行评议后所发表的文章的拷贝。
     
  3. 担心侵犯期刊的版权政策:多数期刊都会在给予作者的指示里清楚地列明其关于自存档的政策。只要您清楚阅读和了解有关政策,并在进行自存档时遵守条例,就不必担心会侵犯任何协议。.
     
  4. 以为进行自存档会很耗时与累赘:其实,把第一份文章进行自存档时只需利用十分钟9的时间来设立一个个人信息页或账户,而只有极少数人会觉得过程“非常困难” 8。之后的存档过程将会更轻易和快捷。
     
  5. 担心会破坏目前的学术发表模式:有些机构因担心设立档案库后会被误以为想取代期刊的位置而却步。其实,之前的研究8发现物理学领域里的两大主要出版社—美国物理联合会(APS)和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P)—都确定物理学的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不会在任何方面威胁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出版社和自存档服务器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自存档于开放存取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存档属于开放存取过程之“绿色路线”,即作者把文献公开给读者查阅,双方都不需付费。这有别于作者将文章发表在开放存取(或开源)期刊内。后者,如《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的刊物,会先向作者收取出版费,但发表后的文章就免费供大众查阅。这个模式属于开放存取过程之“金色路线”。作者需要意识到自存档“并不能取代于学术期刊内发表文章的做法;前者附属于后者,是个互补活动,作者仅是在目标期刊内发表了文章后把拷贝进行自存档”5

存取文件的未来

研究人员如果想查阅发表于订阅期刊内的文章,其所属机构通常必须先向相关的期刊付费。若所属机构规模较小、经费有限,就无法订阅多份期刊。此类研究与学术文章的读者群因此被限制,很少有机会被一般公众或其他领域的专家接触到。如今,全世界正日益迈向一个开放的系统,让研究界的学术成果能自由传播。新兴期刊都倾向于采用开放存取过程之“金色路线”,即向作者收取文章处理费。较传统的出版社也开始改变运营模式,除了付费订阅外,也提供更多开放存取的选项。

除此之外,供资机构也鼓励科学家改变想法,将已发表的文献公开,让公众自由存取。例如,英国研究理事会 (RCUK)最近刚宣布一项新的政策,声明从2013年4月起,若作者接受了附属于该理事会的授予机构所提供的资金,相关的研究论文必须在发表后的六个月内供自由存取10。各个公共机构正在探讨开放存取的不同新模式,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规定所有源自于该院基金的文章必须在被接受发表后存档于PubMed内。该院的公共存取政策也制定,若发表了该院资助的研究论文后,大多数期刊必须在十二个月内将论文的最终版本上载至PubMed Central供存取11。

结语
进行自存档是个免费、容易、但获益匪浅的做法,并且符合演变中的高品德趋势。通过自存档,研究与学术成果将能自由和广泛的被传播,从而促进全球科学的迅速发展。请考虑把文献公开供自由存取,并将自存档当成一个可行的选择。这会是您对科学进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会提升您的研究影响力。

>>原文出处

编辑: 李惠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