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该使用影响因子评估研究质量

2013-10-12 00:00 来源:意得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尤金•加菲尔德1最初提出期刊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资料库挑选期刊。不幸的是,它经常被他人错误的使用,包括用来评估个别研究的影响力,甚至研究人员的威信。近来,此指标更因为固有局限性和频繁的误用而遭受多方面的批评。2-4

一份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其论文在一个具体时间框架内被引用的平均次数。5 指标的计算和功能已于另一篇文章《期刊影响因子和其他测量期刊影响力的标准》里阐明。在此,我们将深一层探讨有关影响因子的谬论,并指出使用它时该有的考量。


期刊影响因子的特性

为了避免误用,请参考和理解下列有关本指标的特、缺点。

  • 期刊影响因子测量的是一份期刊的质量,而非单篇论文的质量。指标的重点是期刊里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累计次数,而不是单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根据众所周知的80/20法则,一份期刊的顶尖20%论文将占其总引用次数的80%,即使是《自然》等高信誉期刊也不例外。8 一篇刊登于高因子期刊内的论文并不表示论文本身具影响力,论文可能根本还未被他人引用。反观一份期刊若在某年内有几篇论文被高度引用,将导致其长远影响力出现异常的趋势。9
 
  • 只有在两年期限内被引用的论文才会被考虑。当计算影响因子时,被考虑在内的仅是某期刊两年前至今论文被引用的次数。然而,不同学科领域展现不一的引用模式。例如,健康科学论文于刊登不久后就会被引用,而社会科学论文则通常是在两年期限后才会被大量引用。11 因此,于期限外被引用的论文的真正影响力常被忽略。
  • 没有评估被引用的真实性质。期刊里的论文一旦被引用,不论褒贬,都将有助于其影响因子。8,11 即使论文被驳斥或点名为低劣研究的例证,却还能助长其期刊的权威性。事实上,即使是遭撤回的论文仍然能帮助其期刊增加影响因子,因为若被其他论文引用,它们的撤回将不会对后者有任何效应。
  • 只有被源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会被排名。 包含一万两千多种各类期刊的汤森路透科学网是用来计算影响因子的源数据库。虽然期刊数目不少兼每年更新,但是并不包含所有的期刊(尤其是不以英文出版的刊物)。没有被科学网收录的期刊将不会有任何影响因子,所以不能与被收录的期刊相比。12
  • 影响因子会因期刊发表的文章类型而有所更动。 评论文章通常会整理和介绍先前所有的相关研究,一般上被引用的次数会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来得频繁。因此,发表评论文章的期刊往往会有较高的影响因子。13
  • 影响因子和学科领域有直接关系。 本指标只限用于同一学科领域里的期刊,不可跨学科使用。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引用模式差异很大。14 例如,和数学有关的期刊的因子都偏低,即使是最佳代表刊物也不例外。然而,和分子生物学有关的期刊一般上都会有较高的影响因子。
  • 用来计算影响因子的数据并不对外公开。期刊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的产品之一。汤森路透是一家私人公司,没有义务对外公开用来计算指标的数据和分析方法。至今,还未有另一个组织能成功预测或复制汤森路透所发表的影响因子报告。8
  • 影响因子可以被操纵。编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操纵所属期刊的影响因子。他们可以选择刊登较多篇的评论文章和停止发表案例报告。前者因为能被大量引用而有助于提高影响因子,反观后者则极少被引用。更糟的是,有些期刊编辑被发现把论文退回给作者,并要求他们自引—即在论文里添加对其期刊发表的其他论文的引用。15
                      
 

我们之前列出了几个原因,向您解释为何不该使用期刊影响因子做为测量研究质量的指标。如果资助机构或您所属的大专学府利用本指标,我们建议您除了列出刊登您文献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外,也列出您个别论文的h-指数和引用数据。这将有助加强您对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所提出的论据,也不必顾虑到刊登您文献的期刊是否有权威性。 

结语
最后,请切记:研究的本质是,其成果的影响力未必立刻被研究界理解和接受。历史上不少重要的研究发现都是在多年后—甚至是相关研究员逝世后—才被认可。要确定一份研究的真正价值不能单靠定量指标,更重要的是亲自阅览和了解相关的文献或复制其中的试验。

>>原文出处

编辑: 李惠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