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正常发展,除了奋斗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外,也离不开各种类型的评审人,他们的工作是维系一个公平正义社会的基石。这些称为专家的评审人员,大多数分布在读书多点的科技人员中。由于我们体制的“中国特色”,评审人员工作范围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宽泛。我想了一下,在我们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界主要涉及“科技项目、科技奖励和科技论文”三大评审,当然还有大量其它评审(例如学校学科评估及社会项目和人才评审等)。评审专家的角色几乎涉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因此,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近日陆续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意见牵动了我国科教界千百万人的神经,同时也是对评审专家是否公正公平的大检验。大家一般认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多数同行意见比较客观公正,这是维系国家基金项目公正公平良好声誉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同行明显不公的表现引起相关申请人的愤怒。我自己当然也经历过类似事件,长期以来,我都是以“息事宁人”态度对待。我在长期申请国家基金项目过程中从没有提出过回避(尽管规定允许),放任个别德行较差同行尽情“表演”。这样的结果无非是让我不能及时得到资助项目,但绝不可能阻碍我科学研究的进程。因为,毕竟正能压邪,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而且不断有好成果问世,国家基金项目迟早会奔你而来。
我知道一位现在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长江“双料”学者,当初连续3年申报国家基金项目没有获得批准。因为他的导师影响力有限,也是一位埋头做事的人,在圈内不能“呼风唤雨”。以致后来国家基金委相关处负责人还不太相信这位已成牛人学者当初申报基金的艰难历程。当然现在这位学者早已今非昔比,由于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家重点基金,重大计划项目尽收囊中,现在“日夜兼程”有干不完的活。还有一位80后优秀年轻人,博士期间成果很好,发表了多篇领域内国际主流刊物论文,并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在本学科80后年轻人中应该属于出类拔萃者。但是这位年轻人性格内向,只会埋头干活,不会抬头看路,申报青年基金历经坎坷,以至于让业内较为公正同行专家纳闷,这个人的项目怎么还没有批准,直到第4次才修成“正果”。好在年轻人所在单位的行业项目不断,迟到的青年基金项目并没有对他的科学研究造成太大影响。
在这些持不同意见的同行评审专家中多数属于对学术问题不同看法,这是非常正常现象,这从评审意见的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当然有极少数就属于“不良专家”范畴,尽管这些人也可以狡辩,但是从他们哪些不着边际的意见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尽管不良专家只是极少数人,但是他们利益熏心,网络小圈子,打击圈外同行。上午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他一篇国内一个专业刊物手稿评审结果,两个评审人中一个人的评审意见很好,另一位却只有一句话:“我怀疑这个工作不是你做的”,这样的意见你让人家如何是好。我们一些评审专家为了关照圈内人,对圈外人士不是针对项目本身进行评审,而是找一些无关紧要理由来拒绝。这些不良评审专家是我国学术界“雾霾”的主要源头。任何好的评价体制或管理措施都需要具体人去执行。例如我们的管理条文中明确规定不许透露评审人员名单,但是为什么有时做不到呢?记得施一公曾说过,他刚接到参与某个项目评审通知,多个候选项目负责人打招呼的短信就纷沓而至。我多年前曾经应邀评审过一篇优博论文,刚刚收到评审通知和相关评审材料,请求关照电话就及时赶到,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地球人都知道。
一个合格评审人的条件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德和能”。在很多场合,“德”比“能”更为重要。因为让你在若干项目之间对比择优选项时,以公平之心比出个客观和公正结果并不难,即常说的“一般识货并不难”。但当掺杂了私心的评审专家,就会让评审结果大相径庭。当然,对于评审一些具有前瞻性科技项目或评价一些人才是否具有发展潜质时,就需要评审人较高水平和国际化视野。在科技界的三大评审领域中,学术论文评审由于私利较少,所以相对比较公正和公平。而涉及个人、单位或小团体利益的科技项目(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奖励(国家和省部级三大奖励)评审就一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现象。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公平是相对而言”来掩饰自己评审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尤其当这些评审人中有很多单位和部门领导时,竞争和相互平衡的结果就不可避免要发生。甚至发生“轮流分赃”现象,即今年分你们单位,明年分我们单位,这就完全丧失了设置这些奖励项目的意义。长此以往下去,这个部门或区域就一定会乱象丛生,一派“黑社会”景象。
我曾经亲自经历过一件类似事件,事情过去10多年了,该到“解密”的时候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年我自认为一项比较好的成果申报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按照规定如果通过同行评审后,需要在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学科组答辩。而申报二等三等者通过评审后直接到学科组评审,不需要答辩。学校科技处得到通知,我的评审通过了同行评审,进入学科组答辩,并且告诉我,同行评审结果不错。我申报一等奖本意是想争取得个二等,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申报奖励的习惯做法,“期望值上高一级”,并且自认为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由于学科组大多数专家对我的项目内容不是很熟悉,我也只认识其中个别专家,所以答辩时也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问题。我天真地认为学科组给个二等奖应该问题不大。然而,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当年一位相同学科大学副校长拿了一本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书(专著)来申报自然科学二等奖,而学科组长与他非常熟悉。所以,最后结果这位副校长的专著在学科组如愿以偿满足他的要求定为二等,我的项目从申报一等“被评为”三等。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出现在后面,在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大评委终审各学科组提供的一等和二等奖候选名单时,评委会认为这位副校长的著作似乎不够二等奖水平而降为三等,使得这位学科组长“暗中帮忙”最终没有成功。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一个“褒奖”湖北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大评委“公正公平”的“正能量”案例。
我在职时同样需要不断接受一个“公正公平”评审人的考验,这些考验包括每年评审一些国家基金项目(退休后仍在评审)和科技部一些项目以及学校学术委员会大量各类项目和人才评审。回顾这些评审过程和结果,我自认为“大面上过得去”,决没有发生过“胡来”现象。我曾经在校学术委员会特聘教授中期考核时,否定我们院外聘的一位教授,因为,他一年来根本没有做什么工作。学校一位部门负责人曾当面说:刘老师,你的评审比较公正。我很珍惜一个公平正义评审专家的声誉,况且,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普通教授,也没有什么人找你要求关照。真正接受了一次“考验”是评审一篇国际刊物论文。那是印度作者提交到“海洋与石油地质杂志-Journal of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一篇与我第二个研究方向(油气藏上方烃运移的磁效应)密切相关的论文,因为这篇论文引用了我这个研究方向5篇论文(也是我这个方向代表作)。我推测杂志主编(实际上应该是相关学科编委)选择我作为这篇手稿审稿人有两个意图:一个当然我是这篇手稿研究方向同行专家,适合评审这篇论文;另一个看你是否能够公正评审这篇论文,看你是否会因为这篇论文引用了你5篇著作而降低评审标准,走过场。在这种判断下,我认真审读手稿,认为选题虽然很好但存在问题不少。为此,我写了很多意见,并要求作者必须补充和修改几个关键图件,最后给出重新提交和再审的决定。我满以为这篇手稿很可能最后会被主编拒稿,但是大概2个月后我收到作者的修改手稿,他们完全采纳了我的意见,我自然同意发表。
一个评审专家是否公平公正不是靠自己吹嘘,他有很多表现形式。例如,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意见中可以看的比较清楚,你的意见是真心实意帮别人找差距,帮助别人改进,还是恶意诋毁,找别人的茬难道看不出来吗?实际上科学网上每篇博文下面的评论也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评论者对博文及其博主是否真诚和善意。除了一些善意调侃评论之外(我认为这些调侃也许对于活跃科学网气氛有点帮助),我不喜欢那些不针对博文本身内容及观点,而瞎扯些无关内容的评论。尽管科学网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相对自由的言论阵地,但很多年轻人还是希望从这儿获得一点正能量,这也是我认真撰写每篇博文和每一个评论的动力所在。真诚希望我们的评审专家们(包括我自己)能够加强自律,为净化我们的科学研究环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