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师做起:挽救迷茫的研究生

2013-07-10 22:11 来源:科学网 作者:叶 春浓
字体大小
- | +
许多导师抱怨现在的研究生对科研没兴趣,读研究生不过是混张文凭。用我夫人的话说:“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只不过是多看了几年电视,多玩了几年游戏”。以我个人考研,读研,以及毕业后到校园搞招聘的经历看,中国的研究生群体不是坠落,而是迷茫,建议从导师做起,挽救迷茫的研究生。
 
据我个人观察(仅是感性观察,没有统计数据),有10%的研究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抱着对科学的向往心情加入研究生队伍;有70%的研究生是随大流的,或有目标,但不是很明确,不是很坚定;有20%的研究生明确表示读研就是为了混张文凭,有一同学私下跟我说他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他还要考研究生,目的是为了一张彩纸。对那10%的学生,导师完全可以放心,这样的人即使不读研究生,甚至不读大学,他日后一样能成才;对那20%的学生,导师也完全可以放心,这类研究生目标也很明确,对这类学生用心也是白用心,用心变成操心;那70%我认为是迷茫一族,导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引之教之,使他们多一点积极,少一点迷茫,多一点自信,少一点抱怨。也只有那70%的迷茫一族才能更好地体现导师的价值,因为那10%的人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导师过多地教反而成了阻碍;那20%属于孺子不可教之列,教也是白教,管快让他毕业算了,搞不好要和导师“玩失踪”。
 
在许多人看来,尤其是农村人看来,研究生还是精英群体,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成了“只不过是多看了几年电视,多玩了几年游戏” 的迷茫群体呢?除了现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之外,多少还应该从导师身上找点原因。
 
一、导师是否有真材实学?我见过一些从普通院校考入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天真地以为名牌大学的教授,博导,院士即使再差也比普通院校牛老师强。开始怀着无比的崇敬心情向导师请教问题,结果导师回避问题本身,只谈一些高瞻远瞩的,方法论性的话题,一幅外交辞令,开始学生以为导师只是做个引导,不给出答案,乃是高明之举。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同样的答案,像韩寒那样,作家不谈文学,久而久之,学生起了疑心,认为这样的导师并无真材实学,不过是故意回避问题,不值得尊敬。于是对名牌大学失去了信心,对科研失去了信心。
 
二、导师是否开明,有肚量?许多导师都提倡学生要有质疑精神,要勇于挑战权威,我看不少导师没这个肚量,尤其是学生挑战自己的时候。我有一位在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同学,在他的QQ空间里写了一篇日记,很有代表性,抄录如下:
 
向导师汇报情况,这本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在这边跟总工程师一起讨论出来的总结和方法被导师否定的时候,我却很郁闷了。我说是这样的,导师却说该是那样的、、、结果是争执一番。最后有点不愉快。
 
感触:其实想想,我又何必如此呢?我做项目,不还是给你导师干活吗?我为啥要这样固执和迂腐呢?为学术?为知识?靠,啥年代了~!导师你想咋样干我跟着你怎么干就是了。最终在我的妥协下,看到了导师那满意的笑容、、、、哎~悲哀啊~!
 
希望以后不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了,记着几条定律:
 
1、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永远是对的。
 
2、假如你认为老师是错的,请参照第一条。
 
三、科研题目是否有价值,学生是否真的得到锻炼?2009年9月份,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一次精密制造技术学术会议,我带一个外校的老师去宾馆入住,一路和他聊天,他问我什么时候毕业?是否读博士?我说我不读博士,他说我选择对了,在中国,“论文博士”培养的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分别时他给我发了张名片,后来我上网一查,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博士。许多研究生都感叹校园的那种科研很虚,是忽悠人的,没什么价值,失去了继续深造的兴趣。也有人认为,不管科研题目是否有价值,科研套路还是一样的,即使拿一个没有价值的科研题目也可以锻炼科研能力。但学生往往不这么认为,拿一个虚的科研题目来锻炼文献查阅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往往被认为是花拳绣腿,不实用,浪费时间,不如到企业里做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更有甚者,有的导师本来就没有科研项目,空泛地让研究生查阅文献,从文献中发现问题,确定科研题目,这种“文献研究生”更让人读得无聊,让人感觉上了贼船。
 
四、是否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科学网上,都见到有学生抱怨导师把自己当“打工仔”,表现在:一、导师让学生做大量与学习科研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如做PPT,翻译,文档编辑排版,打印,甚至订机票酒店;二、以成果为导向,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尤其在硕士阶段,学生的理论功底尚浅,科研套路不熟悉,规定发多少论文往往导致学生造假,编造“灌水论文”,偏离了科研本身,本末倒置;三、导师好高骛远,人浮于事,自己不读书,还不让学生读书,认为读书效率低,见效慢,不能快速看到效益,殊不知理论基础的广度和深度对日后发展非常重要,要比发几篇华而不实的论文重要得多。有的导师按“多,快,好,省”的方针指导学生,虽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等虚名荣誉,然而学生基础不深不广,导致后劲不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强调科研和成果而忽视理论基础的体制是否合理很值得商讨,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导师要处理好学生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其实读研究生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二是掌握科学研究的艺术,即方法论的问题,这两者在时间和精力上如何分配就看学生和导师怎么把握了。
 
五、导师头顶上的光环是否名副其实?有些导师,本已身居要职,还要图名,比如,有的导师,居院长、所长大位,一个学期没上过一次课,却被评为“优秀教师”。有些名声远扬的学者,如院士,学生慕名而来,来到才发现,不过是团队包装的产物。这种不劳而获,学官风气严重影响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
 
挽救迷茫的研究生,从导师做起,尤其要争取那70%的迷茫群体,不指望他们都能成为科学家,但至少要向他们传递正能量,让这部分研究少看点电视,少玩点游戏,少一些抱怨,多读点书,多看点文献,多做点体育运动,这就是导师很了不起的成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