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结这个词,我想不要解释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及科学技术领域中有不少解不开的结,也就是死结。这些死结阻碍着中国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此为题,想到那里说到那里,看看我能够想出多少,同时也希望网上博主进行‘接龙’,说出你想到或看到的‘死结’,如果你的总结出来的死结写在我本文中,我将尊重你的‘知识产权’,注上你的名。
死结1---‘官本位’,大量的教授、博导、杰青、***、千人从实验室坐到了行政办公室,从专职科研与教学变成全职管理,兼职科研。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象一股风撼动着‘宁静致远’做学问的根基。中国花大价钱从国外请回来的人才是为了坐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打电话,开会,接待人,调解事情,喝酒与应酬。刚刚有点科研苗头的人才,就变成科研与管理双肩挑,真正意义上的‘三心二意’。
死结2---‘验收鉴定数据的真实性’。我的感觉,许多课题的验收中的数据都不是真实的,因为材料中的数据没有进行核实,而且主持的官员都是‘帮助’的,专家组是‘自己人’。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课题中一个样品数据不合格,那也可以找一个数据合格的样品送到相关检测中心测试,所得数据全部合格。这些数据谁进行论证呢?许多项目中有产值与利润这一指标,做帐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他产品A开成B,产值就有了,利润也可以计算了。所以课题申请到手后,不一定下功夫做,公关工作做 好就行了。能不能产业化,能不能产生效益,材料上反映很好,实际上可能不达要求,甚至就没有动手,或者意思意思。听说过课题验收有几个没有通过?不通过率多高?如果将所有申请书中的内容全部实现,那中国是世界科技强国了。实际上呢?验收与鉴定的公信力缺失是一大死结,以至于各企业在谈项目时,根本就不看这些验收意见与鉴定意见,而是当他们面做出来真正合格的样品与数据。
死结3---‘政治课解决不了学生的道德水准’:现在大学的政治课学时数是比较多的,我们修订教学计划时,这个学时数是‘雷打不动的’。不但考大学考政治,考硕士研究生还要考政治,甚至博士阶段好象还有政治课。其实大家都明白,政治课主要靠背,背了考结束就全没有了。那天散步,看到一辆小骄车顶上放了一个纸奶杯在上面,我还照了下来,这现象已经不止一次了。有时候看看教室那白墙上,大片大片的文字,课桌上,许多都是作弊的内容,可能是事先在位子上用笔写上了。大学生经常粗口骂爹骂娘,动不动就说出骂人的话,甚至通过拳头来解决相互之间的不和。晚上散步在校园中,明亮的灯光下,一对一对情侣抱着亲着,其实树后面也有椅子,学校现在将这些椅子撤了,是不是与此有关不清楚。有时候想想,现在的大学生怎么如此呀。
教育一方面是传授知识,也承担着思想品德的教育。社会与媒体为什么经常以大学生说事,就是大学生应该是文明的,应该是品学兼优的。
政治课很多,提高不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死结4---‘课题攻关以公关为前提’: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还好点,让大家还有点希望,许多类型的课题申请没有公关为基础根本就没有戏。这二天网上报道的南师大教授的事件中可以明显看出,只要有‘本事’,就能搞到研究经费,而且会重复资助。这是最令普通教授们灰心丧气的事情。有几次我们几个相熟的教授们参加会议,晚饭后聊聊天,慢慢就聊到这不高兴的事上来了。难道不公关就不应该得到经费?难以在科研上做出成绩?
这段时间听到不少不高兴的事,不少人就是因为有点官有点权,有点人脉,我们申请不到的经费,他们轻易得到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嘛,我想不少熟人听到名字会有反应的。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官员甚至办事人员,他们太牛了,到各单位都是‘众星捧月’。知识分子的清高,在这‘死结’面前‘甘拜下风’。
我就看到不少外地人在省评项目期间,专门在南京找关系,其他事情嘛,我也不太清楚,也不太好说了。
死结5---‘马太效应’:工作了三十年,有不少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加上答辩、开会及其他途径认识的大学工作的朋友,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既有官也有普通教授,与他们聊天,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高校中严重的‘马太效应’。有权有‘本领’的人,实验室越来越多、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科研经费及项目越来越多,他们担任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甚至办公室都好几个。而许多普通教师基本上几人一间办公室,实验室严重不足,研究生人数少,经费嘛有的还够生存,有的则非常艰难,或者就没有。大家聊天时这样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他们太厉害’。有的院长大小鱼统吃,他长壮了,其他人就萎了。现在这种现象在大学已经非常严重挫伤普通教师的积极性。马太效应,让大家看到权力的作用,看到资源的不公,意识到再努力也前景暗淡。
死结6---‘就业中的拼爹’:有个学生学习非常一般,是一个三本的学生,他有二个工作单位可接受他去工作,一是扬子石化,二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与金融相关的公司(与这种性质好象类似,已经是前几年的事了)。当时他征求我意见如何选择这二个单位上班,我非常惊呀,这二个单位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现在研究生都不易进去,985高校的大学生也不容易去,我校的三本是如何被这二个单位看上的,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知道他的素质呀。后来得知,他舅舅是一位省‘高官’有实权。这种就业中的拼爹已经成为‘微生物滋生器’,他用事实给大学生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爹!(这个爹是个广义词)。所以大学里有的宿舍与班组学风很差,特别是一些有‘好爹’的学生,他们反正认为不好好学也有个好工作,而普通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部分人也认为,我怎么好好学,还不如他们有个好爹的学生。这是大学学风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前我上的课有二个本科班,都是一起招收进来的,而且基本上随机分的二个班,我这门课有一个班只有一个不及格(谈恋爱原因,全班都知道),另一个班三分之二男生不及格。这二个班完全在一起听我课、做作业最后考试一张试卷,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原因一个班的班风非常差,有这么几个人不愁工作,反正谁学习就嘲笑谁。
一些学生跟我说,他宿舍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基本上他都是到图书馆或教室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