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相关机构公布了2012年SCI数据,儿子也在第一时间发来了这个数据,后来我又请任胜利先生帮我发来了地学领域期刊数据。人们最为关心的依然是影响因子IF值。众所周知,2012年的IF值只反映每个期刊2010年和2011年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与2012年这个数据库收集的所有刊物(实际上只有少部分相同或交叉学科杂志)引用次数(频次)之比的结果。那几天,科学网上一片SCI数据库IF声音,分析这个,分析那个,那个杂志点数升了,那个杂志降了,好不热闹。
回忆起来我查找SCI数据库的历史也有20多年了。那个时候受南京大学重视发表SCI论文(准确表述应该是“发表SCI数据库收录期刊论文”)影响,他们连续6年发表SCI论文数位于全国高校第一,大大提升了南京大学在国内的学术地位。据说这一举措使南京大学从30年前国内排名16位左右,到现在稳稳进入前10位。我们隔壁的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购买了SCI纸质版,厚厚的大本,每次我要带上学校图书馆开的介绍信前往查询(见插图)。
我最初查找SCI数据库带有一点功利色彩,主要查找自己或者同事发表的论文是否被SCI收入。有的人说你去华科图书馆顺便帮我查查SCI论文,我说你告诉论文发表在什么刊物,当年一些同事还不知道SCI源刊概念。显然如果你的论文没有发表在这些源刊上是不可能被SCI收录。据说最开始并不是收录每个源刊杂志的全部论文,有的杂志只是收录其中少数几篇论文。为此,我也曾经请教过有关人士,才知道一篇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即如果参考文献中以非SCI源刊为主(如中文刊物),你论文水平再高也有可能不会被SCI收录。当然,现在好像基本上是全部收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学校一篇国际SCI论文奖励300元。那时工资也不高,对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还是有点帮助。我SCI收入的最早论文是1992年分别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和国际刊物的两篇论文。
当我了解到SCI数据库收入论文规则后,我就将查找科研热点及国际同行论文为主了。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做科学研究人所需要的信息。如今,SCI数据库信息电子化,我们学校较早购买了这个数据库,而且现在这个数据库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科学研究快速直接与国际同行接轨提供了极大便利。那个时候对我来讲还不太重视IF值,在纸质SCI版中也不知道在那个地方记载IF值。因为发表一篇国际专业刊物论文已经很不容易,还管这个“点数”干什么。
我记得学校科协曾经找了学校当年几个发表SCI论文相对多点的几个老师讲解如何发表SCI论文,邀请的4个老师中,算我这个属于无名小辈。因为那3个人中2个后来当了院士,1个当了副校长,我最后当了退休教授。后来实际上只有我和那位现在的副校长讲了一下,那两位现在当了院士的人大概当时出差了。我记得也就是讲如何发表一篇好论文,例如除了论文成果的素材要好外,要重视将自己成果与国际同行成果认真对比,这就需要借助SCI这个工具了,主要体现在前言和讨论两部分。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时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因为20年前,大家对参考文献的认识远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你可以翻翻当年我国同行发表的论文中,主要引用文献是中文论文,即使发表在国际刊物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大量出现: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文献。当时我听一位曾经当过一个国外刊物编委的老教授讲,国际同行在评审一篇手稿时,有时先看手稿摘要和前言,然后就看参考文献,如果审稿人认为与手稿成果密切相关的几篇重要文献没有引用,这篇手稿要通过就难了。因为他认为手稿作者对同行成果的追踪不到位,我们不是常说:“站在前人肩膀上做研究嘛”。我曾经说过,一篇论文写得好的前言对读者起到的作用有时大于论文成果本身。这样的论文“前言”对同行成果进行了详实的调研与评述,阐明论文研究成果的起点,这些在后面附上的参考文献得到很好体现,读者可以从参考文献中发现也许还没有读过的“好论文”。
直到今天,SCI数据库在我心理依然是调研同行科研进展的重要工具,当然关注一下我自己研究领域主流刊物(主要是美国AGU出版的刊物和Elsevier, Springer, GeoScienceWorld 和Wiley-Blackwell等数据库)IF值变化自在情理之中。多年观察后发现,我专业主流刊物IF值波动不大,这也表明这些刊物出版具有很好的信誉及手稿质量比较稳定。我常对学生和院里老师说,你的成果能发表在这些刊物(一般不超过10个,交叉应用学科多一些)上就不错了,不要计较杂志的IF值。当然“美国地球物理研究系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eries”杂志属于我们领域最好刊物应该属于共识(110多年历史),大家努力就是了。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抨击过我国学术界有些单位和部门过于崇拜IF值“点数”的做法。前面已经说过,IF值本身只反映两个数据之比,即前两年发表论文数与论文于当年引用次数(频次)之比。而在一般正常杂志,引用频次数据不会大起大落,除了这两年突然有一些领域内牛人发表了好的重要综述和评述论文,否则就会存在一些非学术因素,例如自引过多。最近一些年SCI数据库管理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及时撤销某些想“歪门邪道”,“恶意提升IF”的刊物。据我所知,我们科技管理部门已经严重受到IF的不良影响,例如不重视成果让国际同行进行实质性评价,简单依靠IF值和引用频次,现在又叫“严格它引”,这些都是人家“玩剩的”的游戏规则。难道依据申请人提供的5-10代表作,让国内外同行认真审读,加上申请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给同行留下的“印象”不能准确判断成果质量和申请人水平吗?尤其在不同小学科之间,对比论文引用次数有多少实际意义?一篇Nature论文成果水平都高于专业主流刊物论文成果吗?过度崇拜刊物的IF值已经成为我国学术发展的绊脚石,有可能成为产生“学术雾霾”之源。因此,我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积极行动起来,淡化IF值在我们科学评价中作用,让我们的学术环境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