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仅为4成左右。专家建议,从国家和企业分层次监管,杜绝科研经费被钻空子。
一个科研项目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某中字头院所下属单位被审计出以项目名义发放近亿元福利……尽管科研经费流失已是老生常谈,但当这些问题日前再一次井喷,依然触目惊心。据中国科协此前发布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在全国,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仅为四成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中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比上年增加601亿元,增长15.7%。而据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的做法,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尽管教育部、财政部今年明确强调,科研经费不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所有科研经费应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公共管理专家、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表示,给钱“找到主人”仍是眼下当务之急。
丁兆林:通过财政来出的科研经费,一旦出去之后就完全由花的人来决定了。一些基础的学科,应该由国家来做监督,要跨部门监督。最核心的还是要扩展科研经费的来源。比如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学会和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既然有科研经费的投入,企业一定会对花销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是自然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