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某学校新闻,看到一封奇怪的信件,《至青年教师的一封公开信》。我原以为学校领导开明了,要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然而,看完之后,去了三趟厕所,有要吐出来的感觉。今年还特别出台了一个政策:在团队内的青年讲师晋升副教授,其论文可以有两篇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团队负责人)。只有在一个创新团队里,你才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环境和资源配置。几天前,学院专门召开了有系、所、中心负责人和博士生指导教师参加的会议,谈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
这几年,某些高校的不入流领导制定了一些列下三流政策:
1)研究生奖学金评比,学生第一作者按60%计算工作量,而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按100%计算工作量。
这明显就是鼓励学生把成果让给导师。
2)青年教师评审职称,团队负责人第一作者,青年教师第二作者可以当第一作者评审职称,也就是按第一作者处理。
这是赤裸裸地鼓励青年教师把成果让给团队负责人。青年教师在国内地位有限,在投论文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麻烦,特别是某些期刊不负责任,看见知名教授就给录用,看见不知名人物,就给予拒稿。因而,他们为了评职称,也可能把这些成果包装为团队领导的成果,进行发表,这样做,反正不影响他们评职称。
这些年,似乎每一个学校都似乎已经“意识”到包装的重要性。把一个团队的成果集中包装到几个领导身上,让这些人去申请杰青、长江、万人、院士等等头衔,然后,又让这些人去全国各地跑项目,拉资源,让学校的一些“硬指标”给提升上来。再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故事。然而,这样的事情对于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是不是有意的呢?
昨天看了王善勇老师的博客,唐春安老师给他博文集写的序:《导师给我的博文集写的序》,其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吸引了我,“我相信这个集子的出版,也许就是他未来“细水长流”的一个转折点”。
现在,把所有的成果都给团队里面的几个领导,会让学校短时间里面出现一些“伪”知名教授。然而,在今后若干年内,学校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因为,把后面的人才资源都给斩断了。这个行为也就像南方挖竹笋,把所有土都翻一遍,今年的竹笋收成不错,但是,来年再也挖不出好的竹笋了。
一个聪明的领导,不应该只关注自己任期内学校的发展,而应该关注学校中长期的发展。而青年学者,是中长期发展重点培养的对象,而不是被剥削的对象,更不应该教他们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