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里的被做假故事

2013-05-24 23:02 来源:科学网 作者:李 竞
字体大小
- | +
生命科学领域内,论文做假的报道已经并不鲜见。即便撤稿,国际学界也好象是常有的事情了。然而,前段时间在自己熟悉的朋友圈子里听到了被做假的故事。
 
以前听我们这里搞医学研究的人说,他们领域内顶级期刊中那些美好的故事虽然多而又多,但能真正经得起重复的却少而又少,尤其是癌症相关的领域。听说了也就是听说了而已,因为自己的研究并不直接涉及癌症相关的领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当回事,然而最近的一件事让我感慨叹息。
 
故事是这样的,曾经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冷泉港试验室工作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有缘相见,他(她)给我述说了他(她)那让人听了忍不住要口吐脏话的一段亲身惨痛学术被作假经历。
 
这位朋友日夜加班辛苦工作取得的数据并不吻合老板的口味,与老板的预期结果完全相反。他(她)的各阶段性研究结果则是在冷泉港试验室的系列SEMINAR中汇报过的,而且也在冷泉港试验室的内部年度报告上有记载。
 
然而老板在亲自操刀撰写论文后,我的这位朋友不同意发表这份手稿,原因是其老板将数据做了相应地处理。考虑到将来如果出了漏子,老板推脱责任说是第一作者的问题,有口难辩,麻烦就大了。如果发表的话,朋友坚持一定要按照现有数据说话,推翻老板小组里前面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所推测的结论。
 
可是,事情并没有往朋友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文章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了别人是一作,朋友在文章里边连署名都没有了。该文挂了几个没有怎么参与该课题的人,还有另外一个大牛的名字,发表在某一国际顶级期刊上。
 
这显然是学术作假了,朋友和老板关系彻底搞崩溃了不说,更加让人遗憾的是在和冷泉港试验室的头头交涉后,也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朋友的老板最后用别人的数据又写了一篇朋友并没有参与工作的文章发表在一个普通学术刊物上,算是予以他几年辛苦工作的一点补偿。
 
当然我的朋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只能听由处之。毕竟他只是一个博士后,要面对的对手是拥有自己在学术界生存生杀大权的老板。除非他下定决心彻底放弃研究生涯,可是对于一位经过了正规博士训练又加上几年的博士后生涯的成年人来讲,彻底放弃又谈何容易?
 
朋友说,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保持了所有的原始数据,一旦将来东窗事发,可以用数据说话。至于对老板咬牙切齿的恨只能埋藏在自己内心了。我为朋友的处境倍感痛苦,然而我除了那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安慰的话语什么也做不了。
 
反复问那问了等于白问的问题→为啥你老板要这样做呢? 难道不害怕吗? 朋友说老板面临申请经费的压力太大了,挺而走险,反正一旦出事了,就往手下的人身上推而却之。
 
呜呼! 被做假,这是什么世道......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