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既已定,修炼靠自己

2013-05-16 23:51 来源:科学网 作者:刘 庆生
字体大小
- | +
我们国家政治体制特色中存在两类“出身”,一类指出生家庭身份,以前常用“家庭出身”这个词。这一类“出身”对于当下70后,甚至60后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就可能不是很清楚。这些同志即使有人知道一点也是从一些书上看的,没有亲身体会。另一类就是当下广泛使用的“出身”,指“学历出身”,而且已经被社会上固化为几种说法:基础学历,第一学历,原始学历等大体三种说法。它们都是指你求学过程中除中小学基础教育外最早的专业学习经历。这个经历大体涉及中专、大专和本科三类。最后一类本科又派生出普通大学、211和985大学三类,真是够复杂的中国特色。前一类“家庭出身”主要体现在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30多年的时间段,那个“家庭出身”可是决定和影响过很多人的命运。现在有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有详细描述。有的年轻人现在看了可能认为是笑话,祖辈上出身地主或资本家和后辈工作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就一定是负面关系,而不是正面关系呢。那些大领导中出身地主和大资本家有的是,人家不是参与领导中国人民翻了身吗!那时人们参军,提职提干,甚至报考大学等都要填写这个“家庭出身”。在个人简历表中专门有此一项(一般安排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的后面),有时还要调查祖宗八辈,什么直系亲属(一般要填三代),旁系亲属等,我也说不清楚。这让我想起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为流传的“出身论”,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将大家的出身分为:红五类(贫下中农和革命家庭,具体记不准确)和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那时我很光荣,因为我出身为贫农,祖上若干辈都是农民。现在将出身家庭背景的“出身论”演绎到当今教育的“学历出身论”,这真是一个很带点中国特色的幽默创意。这一类出身不多说了,否则就冲淡了本博文主题,有喧宾夺主之嫌。
 
第二类的“学历出身”是当下我们年轻人挺烦人的事情,也广遭社会诟病。因为,全国每年招收600多万大学生,以100所211大学(其中还有若干所政策性关照大学)每个学校平均招生6000人计算(我们这样规模学校基本固定为年招生4500人),也只有区区1/10不到。这就是说绝大多数同学必须面对非重点大学学历出身的现实。其实据我所知,很多非重点大学中有不少特色优势专业,这些专业是人家经过几十年打拼造就的品牌专业。例如以前江西工学院的“食品专业”(现在是大名鼎鼎的南昌大学的招牌专业),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合并到武汉理工大学)里面“轮机工程专业”,武汉钢铁学院(现在称武汉科技大学)的耐火材料专业等。我以前向来咨询填报志愿的应届高中生建议,除了少数几所名牌大学可以为了学校牌子,不考虑专业外,其它学校都要仔细分析那些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例如我们学校的地学学科专业,它们分布在五大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的硅酸盐材料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专业等。
 
前些日子教育部专门发文,招聘禁止限定985、211学历学校。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在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时,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其实,教育部这个文件估计对限制“学历出身”不会有多大效果,人家招聘单位这点自主权还是应该有的,不一定都与“歧视”有关。例如媒体报道一个大学要招10名辅导员,4000人报名,所以,要反复刷选和挑选,人家说初筛凭什么,“学历出身”不是再好不过的条件之一吗,当然还有其它各类证书等。我记得以前一个招聘人员谈了对各类证书在招聘中的作用,他说,当多数应聘大学生的材料都以在校学习成绩单为主时,同时还拥有一些通过公平考试获得证书对任何一个应聘者一定是一个正能量,例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资格等级证书,一些大赛获得的奖励证书等。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学历出身”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绝对不能用“是或非”这么简单。这让我想起几十年前政府对“家庭出身”的口号:“既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出身不由己,表现靠自己”。言下之意,就是在使用(招聘和提拔)一个人的时候既要考虑他的家庭出身,但又不要只考虑出身,重在当下表现。这就给领导们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幸好当时“任人唯贤”社会风气占据主旋律,所以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当然,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出身”基本上被彻底摒弃。但是对待“学历出身”恐怕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分析。其实,许多用人单位提出“基础学历出身”论有时也确属无奈,其本质是对当今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与质量的挑战。众所周知,在我国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体制之间对比,无论在培养机制,还是质量两者之间存在大的差距。对于研究生教育,即使是名牌大学,其质量也没有本科教育那样规范和认真。因为,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单位导师的水平与自律能力,而这方面我们恰恰差得很远。此外,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学位教育历史太短,即使当下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先进的培养机制和措施,但由于国情和传统文化习俗差异太大,学习效果甚微。从研究生招生考试,面试到录取,到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都与发达国家大学研究培养之间存在天壤之别。例如目前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中,对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一个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究竟应该达到什么基本条件。我们用人单位,尤其是那些大学本身需要聘用相关人员时,他们自己就很清楚。所以,这些学校大多数也打出要考虑“学历出身”的要求。他们的灵魂深处认为,本科生学历是一个实打实的经历,而研究生经历,即使那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当然,这就使得那些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而在重点大学研究生期间刻苦努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承担了不该有的“连带”负面影响。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调查一下国外大学聘用教学人员的过程就会知道,尽管它们不会有歧视“学历出身”条例,然而实际上在主管者的内心同样拥有“名校情结”。例如教授们收到系主任发来应聘人员简历时,在教育经历中,对于一个出身世界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倾向。甚至在成果数量和质量权衡上会影响他们的取舍。我们官方引进各类人才的条件中就经常出现,要求在国外著名大学,或较好大学博士毕业(有的明确要求博士学位大学位于世界排行榜前100名) ,这些本质上都属于“学历出身”范畴。然而,你能说这些做法完全没有道理吗?
 
在我的理解中,国外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学位含金量要高于我国一些名校,尤其是研究生的“可持续研究能力”方面。这些学校的教授们指导研究生风格重点强调指导过程(学术训练过程,包括很多丰富内涵),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博士研究具有良好的学术训练和经历,高水平成果产出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往往相反,过分强调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结果,因而导致急功近利,过度要求在研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表现。大量案例显示,我们一些“出身不好”的学者,后来经过自己艰苦努力,取得了辉煌成果,他们一样耀眼在各行各业。所以,学历出身不好年轻人,不需要怨天尤人,唯有自己努力才有出路,奢望行政权力帮助终究起不了多大作用。“出身不由己,修炼靠自己”,况且全国持这种“学历出身”的人占绝大多数,我们的心态可以放平和些,当你通过自己艰苦努力,练就一身本领时,“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你还怕什么呢?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