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实,你看是否有同感。
有时参加标书评审的都是导师级人物,他们带着学生,导师为了培养研究生,第一评会有时会交给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会把很多精力放在立体依据的推敲上,由于他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立题依据中引用的文献有时候可以做到随手拈来,对你的错误可以做到如数家珍,当研究生把这些缺陷汇报给导师的时候,这些评委们只要看看你的工作基础,就定下了他评阅标书中的优先赞助、同意赞助和不予赞助等结论。
所以在标书中,基础工作需要打牢。而在书写标书时,涉及到本话题关注的部分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和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通常可行性分析从工作基础(学术思想)、科研梯队、实验条件、实验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内、国外)五个方面来写,这五个部分需要从学术角度写,而非自我吹嘘。
工作基础部分的两种写作模板
工作基础的书写其实就是对课题组过去工作积累的整体总结,一般的书写格式是这样的:
本项目是在原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入。申请者共发表了若干篇 SCI 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在 10.0 的 X 篇,在 4.5 以上(国际某领域 10% 最高影响力,IF>4.5)Y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干篇(见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本课题组在研究…..,发现……。特别是我们首次报道了……,/或者:我们以可靠的证据揭示了(未发表资料)。再或者我们的哪些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文献报道的观点,这可能是……参与……的重要证据。因此,我们具有完成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这种书写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你可以进行组合和重新编辑,如果上面提供的实在没有可采用的语句,不妨以更平实的写法对这部分进行书写——采用文献资料对立题依据,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样,一方面可以补充那些不能在立题依据中书写、但不写又有缺憾的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凸现你进行学术研究的严谨,也有一种平实之美。
科研梯队人员要分配均匀
在科研梯队方面,突出搭配的合理和科学,比如职称、人员组成、研究生参与方面都要注意,没有高级职称,一些评阅者会说缺少领军人物;没有中级职称,评阅者会说缺少中坚力量;没有低级职称,评阅者会说忽略传帮带的标书功能;没有研究生的参与,出于现在完成标书的主要力量是研究生,没有研究生,标书很难通过。
点出进行过国内外交流的单位
其他方面,比如实验技术方面如果采用自己发明的技术,那最好不过,不过采用成熟的技术也不妨通过应用文献加以说明。与国外国内的交流合作也很重要,特别是课题需要的试剂、信息和载体方面能够互通互惠,可以在标书中点出合作单位。
正因为研究基础在国基申请中的重要性,所以笔者才将这一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进行交流,以突出发表 SCI 论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