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往期The Lancet中国刊曾关注过中国医疗暴力、医务人员待遇、中国女医生面临的困境、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现象。今年的中国刊从国民健康、医疗卫生和经济政策、医学人才培养等多角度表达强烈关注。其中以详细介绍和比较了中国和英国、美国的住院医师制度比较分析的文章,值得我们总结归纳。
长期以来,我国无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医疗水平。因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许多地方就开始了住院培训的试点工作, 2015 年以来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Standardised Residency Training,以下称 SRT)项目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展开。
医生质量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据统计,中国医务工作者数量自 2006 年(670 万)至 2014 年(1020 万)迅速增长,其中执业医师 240 万人,执业助理医师 50 万人,传统中医人员占总人数约 14.5%,这其中绝大多数人员工作于公立医疗机构(如图 1 所示)。中国目前还有约 100 万的乡村医生(许多仅小学文化),执业医师中约半数仅有学士以下文凭,因而中国医生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代化都是巨大的挑战。
图 1 中国医务工作者数量变化图
2013 年国务院 7 部委联合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初步确定「5+3+X」模式,2014 年首批试点的 55 000 名规培人员被 30 省份单位招收,根据计划到 2020 年中国所有医生必须接受 SRT 培训作为上岗凭证。为此,卫计委和教育部联合对专业型医学硕士进行改革,以确保经过 3 年的 SRT 可取得专业硕士学位、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以及医师资格证等。
中国亟需统一内容与标准
和美国、英国的「规范化培训」相比,中国有其特色。中国的「实习医生」阶段不作为 SRT 的一部分,而是医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进行。中国高中生毕业即可考入医学院进行学习(5 年)并取得学士学位,其后进行强制性的 SRT(所有 36 个专业均为 3 年),合格后可选择进行亚专业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X 年,待综合决定),如图 2 所示。
图 2 中美英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比
从图中可知,美国医学生必须首先取得学士学位,然后才可以考入医学院校,经过 4 年学习后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英国医学生可以高中毕业或者取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医学院学习(5 年),最后取得的则是医学和外科双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edicine, bachelor of surgery,MBBS)。这两个学位分别是美国、英国从事医疗工作的基础学位要求。毕业后,美国进行住院医师培训(Residency training,不同专业不同年限,3-7 年不等,第一年作为实习医生阶段),如果想在某一专业深造则进入 Fellowship training 阶段。英国医学生毕业后首先接受 2 年的预科培训(Foundation Programme),其后接受专科培训(Specialty Training,年限不等)。最后中美英三国都有继续教育项目,以确保医生们能够更新医疗理念和技能。
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以支持 SRT 计划,但是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难题,文中主要讨论了质量标准化、多教育途径、学位与证书三大问题。为了保证 SRT 计划可以培训合格的临床医生,中国必须明确培训机构鉴定、培训合格标准两大内容。目前中国的 559 个规培基地主要由「中国医师协会」负责,同时资格更老的专业医学机构「中华医学会」也有参与。其中上海的「先培训,后找工作」模式更加有助于保证培训质量,但这目前还难以在全国进行推广。
并轨需做好配套衔接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约有进一半的中国医生学历在本科以下(240 万执业医师和 50 万执业助理医师),主要包括专科与中专两部分人员。目前倾向于让这些人员 3 年毕业后进行 2 年规范化培训,并大多工作于农村和偏远地区。
由于缺乏完善的住院医师教育培训制度和职业评判标准,目前中国医生的临床能力主要根据学历来确定。高学历的医生通常有更好的工作单位、培训机会以及更好的事业和收入,这就促使中国医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间徘徊。为此中国将逐步明确专业型医学硕士与科研型医学硕士的执业区别,并且通过严格的 SRT 培训来确保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这其中也有很多实际操作问题,如 8 年制本硕博连读如何界定学位与规培年限问题等。
因此,中国的 SRT 和美英两国既有相同相似处,也有根据国情和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的变通和特色,这其中也还有许多需要克服和完善的地方,中国政府也将逐渐坚持和完善 SRT 这一制度以确保培训出临床能力符合要求的医生们。
参考文献:
Jiming Zhu, Wenkai Li, Lincoln Chen Doctors in China: improving quality through modernisation of residency education.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 2016 http://dx.doi.org/10.1016/ S0140-6736(16)00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