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不独立”的根源何在?

2013-04-04 22:04 来源:科学网 作者:孙 东昌
字体大小
- | +

我遇到的多数国内所谓的专家都靠学生培养起来的,实验不会设计,论文不会写,基金的本子也是高年级的博士生代笔。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到处骗钱,文章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作为通讯作者但本人对文章毫无贡献。这样的博导充斥于中国各个高校。或许,他们认为的科研独立能力基本就等同于拉关系找钱,他们认为的科研不独立就是缺乏喝酒吹牛的能力。

相比西方的基金竞争体系,中国获取资源的不公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施一公和饶毅先前在SCIENCE上的文章就指明了中国科研分配体制这个皇帝的新装。中国这样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各种学术歧视造就了一批又中国特色的祸国殃民的专家,寡头政治的经费分配原则的就决定了中国的科研方向必须集中在少数呼风唤雨的神人手上。

因此,写好的项目申请书不如和政府科研主管部门职权人员搞好关系,做好的学问不如和寡头攀点关系,中国的所谓的独立专家学者乐此不疲,以为这便是科研的真谛。青椒的不独立既源自学生时代的奴性思想和对“伪权威”的恐惧,也源自寡头科研经费分配体系导致的既使有好的想法不如埋头跟着大牛傻干的想法,后者往往更容易为今后的发展积累资本。因此,这种官本位的思想固化了他们原有的自由学术思想。另外,生活上的压力迫使他们向有资源的人靠拢,获取点养命钱。如果不为大人物当牛做马混口饭吃,现有的分配体系只会导致有思想的青椒濒临贫困线。

我遇到的多数国外的专家对本领域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在学生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各个科研环节上都给予了充分而且必要的帮助。在博士生阶段以及未出现新老更替之前充分发挥科研民主思想,对待学术问题严谨认真,以身作则。

国外的科技工作者收入相对差距不大,最高的教授和最低的讲师之间差距不到2倍。国内科技工作者收入差距少则几倍,多则几十倍。国外科研经费申请几乎没听说过跑关系行贿的;而国内却比比皆是。估计国外很多PI到中国都会被我们的专家判定为不独立。

国内外在学术氛围、政治氛围、制度氛围上的差异可能是双方在独立性认识上差异的根源,所以桔生准南则为桔,生于准北则为枳。所以中国出不了大师,更出不了诺贝尔奖。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